2023六年级语文训练及答案必备8篇

时间:2023-08-23 19:05:03 来源:网友投稿

六年级语文训练及答案第1篇母亲的唠叨宋向阳春生三岁那年,父亲就出车祸走了。在他的记忆里,只要和母亲在一起,总会听到她没完没了的唠叨。母亲唠叨的时候,春生是不能走神的。否则,母亲会叉着腰,用手点着他的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语文训练及答案必备8篇,供大家参考。

六年级语文训练及答案必备8篇

六年级语文训练及答案 第1篇

母亲的唠叨 宋向阳

春生三岁那年,父亲就出车祸走了。在他的记忆里,只要和母亲在一起,总会听到她没完没了的唠叨。

母亲唠叨的时候,春生是不能走神的。否则,母亲会叉着腰,用手点着他的脑门喊道:你拿我的话当耳旁风吗?

在母亲的唠叨声里,春生长成了大小伙子,毕业后被分配到镇上做教师。去学校报到那天,母亲老早就起来了,把他的衣服熨得平平展展。过了一阵,母亲将饭端上桌子,见他还没穿衣服,便开始唠叨:起来啦,捂在被窝里想孵鸡仔咋着?往后你要带一群娃子上进呢,这样懒咋行?我说话呢,你明白没?

春生赶忙爬了起来,嘴里答应着:妈,我知道了。

母亲坐在他的跟前,瞪着眼睛问他:你知道啥?成天吊儿郎当的,你知道啥?当老师可是天大的事,误人子弟哪行?人家爹妈把孩子交给你,你就要像对自己孩子一样。春生一边穿衣服,一边大声地答应:妈,您放心吧。

春生吃完饭刚要走,又被母亲叫住了。她猫下身子,把儿子左脚运动鞋带重新系了一遍,嘴里还说:看看你,鞋带系得松松垮垮,没一会儿就得开了,踩在脚下让人看了多不好,头一天上班,要给人留下好印象啊。春生看着母亲头上又添了几缕白发,心里突然酸酸的。

春生结婚后,搬迸了学校的教师住宿楼。只要一有机会,母亲的唠叨依然不折不扣地进行着。

这天,因为一件小事,春生和妻子发生了争吵。回到老家,他一声不响地坐在炕头,脸上仿佛结了霜。

母亲皱了皱眉,盯着他的眼睛说:儿啊,跟你的媳妇闹意见了?

春生说:吵了几句,没啥大不了的。

母亲拿了把凳子坐在他的对面,喝道:好日子过够了?人家萍子哪儿对不起你呀?

春生道:妈,您别生气,我们没事儿。

母亲从他小时候一直说到结婚,语气慷慨激昂。吐沫星子飞到了春生脸上,他却没敢去擦,时不时还要点点头。即使这样,母亲仍然提醒他:我的话你要不进脑子,纯粹找打。说完便伸过手来。春生侧过脸,把耳朵对准了母亲。母亲叹了口气,手缩了回去。

儿啊,咱娶了媳妇是用来疼的,不是用来气的,明白吗?母亲说。

两个小时后,母亲的嗓子已经沙哑,才把他推出了门。

妈,我还没吃饭呢。春生委屈地说。

回你媳妇那里去吧,她也肯定饿着呢,给她做顿好吃的吧。

我在您这儿住不成吗?

你想让我唠叨一宿啊。

春生赶忙逃了。母亲在后面大声喊道:儿啊,慢点走。春生听着这话,眼里湿润了。

若干年后,春生当上了镇中学的校长。他把母亲接到自己身边,挨唠叨的机会更多了。

一天,有个家长因为孩子转学的事,到他家串了趟门,留下一件精装的白酒。客人走后,母亲阴着脸站在了春生面前。春生拿起车钥匙想走,却被母亲拽住了。

妈,我还有事呢。春生满脸不自在地说。

母亲平静地望着他,不紧不慢地说:你长本事了,不想听我唠叨了,是不?

妈,我真有事。春生的声音越来越低。

今天不是星期天吗?你糊弄谁呀?母亲的声音越来越大。

春生放下钥匙,让母亲坐在对面,还给她倒了一杯茶水。母亲指着那一件酒开始A(数落责骂)起来,从山南讲到海北,从古讲到今。春生耐心地听着,胸中潮起潮落。两个小时后,母亲的唠叨结束了。

春生说:这是酒,我还想让您尝尝呢。

母亲拉着他的手说:你要那样,妈喝了它心里也不舒服啊。春生点点头,把酒送回去了。

很多年过去,春生顺顺利利地当上了教育局副局长。只要有空,春生就会坐在母亲的对面,默默地望着她,眼神里充满期待。

妈,您能再唠叨我一回不?春生不住地呼唤着。

母亲被镶在镜框里,一言不发。

(选自《漫·阅读》)

1、从文中括号内选出最恰当的词语,填到A处,并简述理由。(2分)

最恰当的词语是,理由:

答案:数落“数落”有列举过去的过失去、加以指责的意思,符合后文母亲“从山南讲到海北,从古讲到今”的意思,同时语气不如“责骂”那样重,用在此处更合适

2、如何理解文中母亲的“唠叨”?(4分)

答案:母亲的“唠叨”伴随着春生成长:刚开始工作时,母亲唠叨春生让他做一个好教师;
结婚后,母亲唠叨春生要疼爱妻子;
当上校长后,母亲唠叨春生要清廉为官。母亲的唠叨是母爱的表现,是对春生的谆谆教诲。

3、文章最后两段有什么作用?(4分)

答案:文章最后两段,在结构上总结全文,照应了文章题目“母亲的唠叨”;
从内容上来讲,揭示了母亲离世的现实,表现出春生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4、梁晓声在《慈母情深》中通过“要回小人书”“给钱买书”两件事,也刻画了一位可敬的母亲形象。请分析两位母亲的相同点和不同点。(6分)

答案:相同点:两位母亲都对孩子充满慈爱,朴素而崇高。不同点:本文中的母亲更善于沟通,而梁晓声笔下的母亲则是瘦弱而不善言辞的,她的爱是无声的。

六年级语文训练及答案 第2篇

《秋思》

回顾古诗《秋思》,完成习题。

1、根据古诗内容填空。

洛阳城里见秋风,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行人临发又开封。

2、根据理解,选择正确的读音。

( )意万重(A.zhòng B.chóng)

( )复恐(A.fúB.fù)

( )临发(A.línB.lìn)

3、根据理解选择相对应的解释。

( )①行人:A.捎信的人 B.走路的人

( )②家书:
A.书本B.信

( )③意万重:
A.重量B.很多

( )④复恐:
A.恐慌B.唯恐,怕

4、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①这首《秋思》出自宋朝诗人张籍,全诗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

②这首《秋思》出自唐朝诗人张籍,寓情于事,作者借助寄家书表达了羁旅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

5、根据你对诗句的理解选择。

①在诗人张籍 眼中,乡愁犹如( )

A.秋风 B.家书 C.万重山

②对"欲 作家书意万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想要写封家信不禁思绪万千。

B.想要 写封家信却不知从何说起。

C.想要写封家信情 意犹如万重山一样重。

③对"复恐匆匆说不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唯恐时间急迫,匆忙中没能表达清楚。

B.唯恐捎信人已走,匆匆忙忙 没能把信写完。

C.唯恐时间太匆匆,说不尽对家乡 的思念。

6、拓展。

下面这些诗词,哪些是表达思乡之情的,在后面画上"√",不是表达思乡之情的,在后面画"×"。

《静夜思》( ) 《望庐山瀑布》(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天净沙 秋思》( )

《望天门山》(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参考答案

1.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2.BBA

3.ABBB

4.X√

5.ACB

6.√ ×√√××

六年级语文训练及答案 第3篇

神垕 王剑冰

大龙山,你在中原隆起,绵延无限远,我看不到你的尽头。也许,龙亭里眯起的眼睛朝南望,就能望到你龙一样的雄姿。而在你的脚下,那个叫神壁的地方,人们利用你的特有的土质,燃烧起一条条火龙,火龙里诞生的奇妙的钧瓷,源源不断地进入大宋皇室的深处。

我来的时候正是深秋,山上依然蓬勃葱茏,各种巨石像鳞片闪露在阳光下。我想不明白这个叫做神垕的地方,躲藏着怎样的神秘;
是怎样的一种土,千年不尽,支撑了炉灶里的辉煌。

神壁,我与你不期而遇,真的,我在车上打了个盹,一睁眼竟然就扑到了你的怀里。我已经感觉出这次抵达的幸运。那些昨日的烟尘和现实的幻象搅得我有些心神不宁。我在心神不宁中小心翼翼地走进一个个院落,诚惶诚恐地观察每一个窑址,毕恭毕敬地抚摸那些浴火而生的神物。

钧瓷上的一束束光直接打开了我的心室,那层层开片让我有一种疼痛。大宋,你离去了近千年的时光,但是你造就的辉煌却是一直光照着历史,以致于那不屈的泥土在这里从来没有停止续写出瓷的华章。

走进一条古街,不宽的街巷两边都是明清时期的老房。当地人说,你没有看见过,当年这些老房子深处,都是钧瓷作坊。早晨叮当的阳光里,一队队马帮驮着泥土柴草或者精美的瓷器踏响青石的路面。路面上,有人扛着担着做好的半成品,穿街过巷,走入各个作坊。到了饭时,男孩女孩提着饭罐川流不息地给大人们送饭。那时的神壁,就是一个大的瓷场,所有的活动都围绕在瓷场的秩序中。

整个神垕依山就势错落成美妙的图景。走过一棵棵老槐、野桑和皂角树,来看那些老窑。有些窑就在半山,人住的石头窑洞,烧瓷的石头窑体,放眼是山下无尽的苍茫。

每年的正月十六,火神庙开始祭火神。烟雾缭绕,旗幡飘摇。火,对于神垕是那么的重要。有钧瓷的烧造,都是火的艺术,更是火的魔术。钧瓷的图形和色彩不是事先画出,金凭窑变而成。那样,一切就全在了想象中。那是幻想与火神共同的勾画,是一种匪夷所思的超越和飞翔,充满了翻空出奇的期待,异想天开的盼望。

看见一个窑炉门上贴着对联:求仙翁窑中放宝,赖圣母炼石成金。当地有“十窑九不成”的说法。火的惊喜、幻想的惊喜、等待的惊喜的到来,一次次竟是那么的不容易。

走进钧瓷艺术馆,就像进入了一个瓷海,我似听到叮当的开片啸闹成一片秋声。我看到形状各异的精魂在起伏腾跃,色彩的空间里彩潮汹涌。

你的曲线为何这般柔润迷离?你的色彩为何这般大胆恣肆?还有你的花片为何这般勾心摄魄?经过长时间的静默与忍耐、摔打与烧灼,火给了你怎样的折磨与启发,给了你怎样的调教和灵感,使得你如此觉悟开化?历一千三百度浴火而出,每一个都成为仪态万方的精灵。

神垕,你将我从喧嚣中摆渡过来,让我有了一时的安宁与沉静。尤其是看到那些聚精会神的做瓷者。

竟然还有女工艺师,她们长发飘透,姿态端庄。无声的时间里,一腔热爱倾注于一杯泥土。又有人进来,流露出欣喜:看呀,她们在做瓷!

声音里,你会把做瓷听成“作词”。宋瓷中闪现着多少艺术的精粹,怎么能不说她们在作词呢?是的,她们作着八声甘州,作着水调歌头,作着沁园眷、临江仙、菩萨蛮,那从宋代遥遥传采的,就是一首首或婉约或豪放的美妙的宋词啊。

(有删改)

[注]神垕(hou):位于河南省禹州市,是驰名中外的钧瓷文化发祥地。其地所出钧瓷凭借“人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被誉为中国“五大名瓷”之首,被称为国宝、瑰宝。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以“我”的游踪为线索来组织全文,层层铺展,娓娓道来,脉络清晰,文笔细腻,显示出一种诗意典雅的审美风格。

B、第段表达简洁凝练,“一束束光”一句写出“我”被神垕钧瓷的光彩所震撼,“有一种疼痛”则是对千年瓷器文化凋零的痛惜。

C、两段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描绘钧瓷经过摔打灼烧考验后所呈现出的绚烂色彩和生动形态,极写神垕钧瓷之美。

D、第段中所引窑炉门上的对联,既表现了钧瓷烧造的艰辛不易和烧造者的期待与盼望,又从另一个侧面表现出钧瓷的珍贵。

2、“我”的心情从“心神不宁”变得“安宁与沉静”,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5分)

3、文章最后一段语言表达精彩,意蕴深厚,请具体加以赏析。(6分)

答案:

1、B

2、感受到了钧瓷厚重的历史;
震撼于窑变的神奇;
体会到钧瓷烧造成功的不易;
沉浸于钧瓷之美;
看到做瓷者的聚精会神。(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

3、采用谐音双关的手法,将“做瓷”说成“作词”,把瓷器文化与宋代的诗词文化勾连起来,表明钧瓷是堪比宋词的艺术珍品。

运用排比,突出了钧瓷的历史悠久、风格多样;
增强了语势,强化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运用反问修辞,强化语气,突出钧瓷制作的艺术性。

运用比喻修辞,把“钧瓷”比作“宋词”,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钧瓷的风格多样。

六年级语文训练及答案 第4篇

( )他又说道:“我们中国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历史,搞文学的人不搞清我们的历史更不行。”

( )相反,他几次问我各科学习成绩怎么样。我说我连续几年获得优良奖章,文科理科学习成绩都还不错。

( )我知道这是对我的批评,也是对我的希望。

( )他说道:“这样好!爱好文学的人不要只读文科的书,一定要多读各科的书。”

( )想来有趣,那一下午,叶老先生没谈我那篇获奖的作文,也没谈写作。他没有向我传授什么文学创作的秘诀、要素或指南之类。

( )他又让我背中国历史朝代,我没有背全,有的朝代顺序还背颠倒了。

答案:521364

()我顺着霞光往南望去,看傲然挺立的高山的山壁上,也洒上了一层霞光。

()当我再次抬起头仰望天空时,竟然有几颗忽隐忽现的小星星在调皮地眨着眼睛了。

()我向西边望去,只见天边有一片红霞。霞光照在山顶上,树染红了,望雨亭也染红了。

()我望着那如绸的霞,听着大院里的树叶“沙沙”的响声,已如醉痴。

()我坐在阳台上看书。不知什么时候,太阳公公已悄悄地躲在山后了。

答案:25341

()鸡尾,是盛产哈密瓜的新疆

()你看,她多像我们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版图啊

()鸡头,是物产丰富的东北三省

()鸡背,是一碧千里的内蒙古草原

()我有一张鸡年的邮票

()鸡腹,密布着许多海港和名城

()雄鸡的心脏,正是我们祖国的首都--北京

答案:6235147

()豆豆听到同学的呼唤,也兴奋地跑到花园空地上。

()大家用手指着美丽是烟火,又叫又跳,开心极了。

()过春节了,到处都是一派喜洋洋的景象。

()天黑的时候,小朋友们去看放烟火。

()看!那烟火有红的,有黄的,还有绿的,就像流星从天而降。

答案:35124

()他心里顿时高兴起来。

()王吉文仔细一看,原来是师长。

()他正在想着,忽然看见远处出现一簇人影。

()马上坐着两个人,牵马的那个人肩上背着两枝步枪,一手牵着缰绳,一手搀着一个病号。

()但是这伙人走到跟前,他却失望了。

()人影近了,还有一匹马。

答案:261534

( )耳边响起国歌,我兴奋得几乎抓不住绳子

( )第一次升旗,将永远留在我记忆之中

( )这星期轮到我班升旗了,老师会选谁升旗呢?

( )我暗下决心,从现在起,我也要为国旗争光

( )老师选我当,我真自豪

( )随着国歌,红旗上升

( )我向国旗走去。

答案:4716253

()随着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证明生物是进化发展的证据越来越多。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出的自然选择学说由于受到当时科学水平的限制还有一定的局限。

()比如说,对基因突变在进化中的作用认识不足,而一味强调微小变异的积累。

()但生物究竟如何进化仍是众说纷纭的。

()早在上一世纪达尔文就指出生物不是由“上帝”出早的,而是由公共的祖先经过漫长的年代发展演变而来的,它们或多或少的有着亲缘关系。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进化理论越来越不能解释丰富多采的生物界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因此进化论还有待于更进一步地探索和研究。

答案:245316

()环境恶化,动植物开始灭绝,这对人类生存将造成直接的威胁。

()因此,有理由说,保护各种物种,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最近,动物学家们发现,地球上许多地区的两系动物的数量急剧下降,有些地区的某些蛙类几乎是在“一夜之间”消失的

()由于人类与各种动植物在共同的家园----地球上共同进化,双方互相依存,相互制约,形成一条不平衡的生物链。

()因此,“青蛙消失”很可能是一种警告,表明环境状况已普遍出现恶化。

()生命力很强的两栖动物,对于环境条件的要求远比人类要低,而对于环境变化的敏感程度却比人类要高。

答案:561432

()我便到小水湾去钓鱼

()到干旱季节,小河断流了,形成了一片片的小水湾

()每次到那里去,我都钓回满满一网兜。

()小水湾里鱼可多拉,柳条鱼、麦穗鱼,还有金鳞尾巴的鲤鱼。

()鱼可爱咬钩了,我那侵在水中的网兜里,鱼越来越多。

()我们村外有一条小河。

答案:621453

()它的底座是黑色的玻璃盘,稳稳当当,显得庄重而大方。

()上下两节是六角形的玻璃球,乌亮鉴人;中间是一个乳白色的圆球,晶莹透明。

()往上是身躯,它分为三节。

()在三个球之间,镶着银色铁圈,仿佛是两边紧身的腰带。

()我家有一盏约四十厘米高的台灯。

()一只红蓝相间的绢丝做成的灯罩,像一顶合适的帽子戴在灯泡上,美丽极了。

()玻璃盘上安装着一只精巧的开关。

()身躯的上端是灯座。灯座上安着一个圆圆的脑袋,那就是灯泡。

答案:51732486

()解放后,我国茶叶的产量、质量都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

()可以预言,今后我国茶叶生产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目前,我国茶叶产量居世界第二。

()唐朝陆羽是世界上最早的“茶叶专家”。他著的《茶经》,从采茶、制茶到包装都有详细的描写,就连用什么水泡茶也很有研究。

()我国是世界上制茶最早的国家,人们很早就掌握了制茶工艺。

()后来,宋徽宗的《大观茶论》进一步把制茶工艺详细分为20条,可见当时制茶工艺已发展到相当精湛的程度了。

()解放前,我国茶叶产量很低,大量茶园荒芜。

答案:5467132

()他吓得躲在深宫里,好几天不敢上殿。

()老鼠见皇帝和文武百官都怕它,胆子越来越大,甚至把皇帝的龙袍也咬破了。

()听说宫里出了妖怪,皇帝吓得连金銮殿都不敢上了,满朝文武也都吓坏了。

()一天,金銮殿上忽然出现一只老鼠,愚蠢的皇帝从来没见过老鼠,以为是个妖怪。

()这样一来,弄得大家更加惊慌起来。

答案:34215

()他心里顿时高兴起来。

()王吉文仔细一看,原来是师长。

()他正在想着,忽然看见远处出现一簇人影。

()马上坐着两个人,牵马的那个人肩上背着两枝步枪,一手牵着缰绳,一手搀着一个病号。

()但是这伙人走到跟前,他却失望了。

()人影近了,还有一匹马。

答案:351462

( )阳光透过深邃,照进了温暖,携带着花旦,我手碰着撒旦。

( )在温馨的花香中成长,我体味着酸甜苦辣。

( )生命和徐徐阳光和我一起打造永远。

( )晚霞慢慢地弥漫开来,猩红的血液在血管里沸腾,我知道了人生如同花蕾的凋枝与重生。

答案:1243

( )碧溪河从村前流过。

( )村后是一望无际的桑园。

( )我家住在碧溪河边,这是江南水乡的小村庄。

( )河里一群小鱼在水中游来游去,水面上不时溅起朵朵水花。

( )春天,桑树抽出新芽,整个桑园就像绿色的海洋。(

答案:(2-4-1-3-5)

( )一些不知名的小花,长在绿草中,像蓝天上缀着的星星。

( )小花园在教室的左边,长八米,宽四米。

( )花园里四周的道路上都长满了青草,好象铺了一层绿毯。

( )它紧靠短墙,由一排横、两排竖的篱笆和这面短墙围起来。

( )花是老师精心栽培的,有的长在地上,有的长在盆里,构成了一个个图案。

( )到了夏天,大的、小的、圆的、长的、各种形状的绿叶,托着红的、黄的、蓝的、白的各色各样的花 儿,美丽极了!

答案:6-1-5-2-3-4

( )地上的水越来越多。

( )雨落在对面的屋顶的瓦片上。

( )像一层薄烟罩在屋顶上。

( )渐渐地连成了一条线。

( )溅起一朵朵水花。

( )雨水顺着房檐流下来。

( )汇合成一条条小溪。

( )开始像断了线的珠子。

答案:7-1-2-5-6-3-8-4

( )王红同学真值得我们学习。

( )今天,老天爷一直紧绷着脸,阴沉沉的,好象跟谁生气似的。

( )就在这个时候,我看见一个女同学飞快地朝操场奔去。

( )天突然下起雨来。

( )啊!那是三年级(4)班的王红。

( )下午放学的时候,同学们背起书包正准备回家。

( )原来,她是冒雨去降国旗的。

( )红领巾在她胸前飘动,就像一束跳动的火苗。

答案:8-1-4-3-6-2-7-5

( )我们坐在河边柳树下,放下了鱼钩。

( )忽然,浮标一沉,我急忙把鱼竿往上一提,一条银白色的小鱼钓上来了。

( )星期天早晨,我和小明扛着鱼竿到郊外去钓鱼。

( )浅红色的浮标漂在水面上。

( )我们高兴地把鱼竿举在空中,摇晃着,喊着:“我们钓着鱼了!”

答案:2-4-1-3-5

( )他正想坐下时,管理员对他说:“先生,请你不要坐在这里,这里是马克思的座位。”

( )管理员笑着说:“是的,很多年来,他每天都到这里来读书。”

( )那个读者问:“他每天都来吗?你是说他今天一定会来?”

( )话刚说完,马克思果然跨进门来了。

( )一天清早,伦敦大英博物馆里,有位读者看见有个座位空着,便走了过来。

答案:2-4-3-5-1

( )我连忙站起来让老爷爷坐。

( )我刚坐下,一位老爷爷提着篮子上了车。

( )星期日,我坐汽车去奶奶家。

( )老爷爷微笑着说:“谢谢,你真是个好孩子。”

( )上车后,我找到一个座位。

( )我说:“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

答案:4-3-1-5-2-6

( )我说了声:“谢谢奶奶。”就把压岁钱交给爸爸,留着给我交学费。

( )奶奶说:“这孩子到底长了一岁,懂事多了。”

( )奶奶乐呵呵地从怀里掏出一个红包,说是给我的压岁钱。

( )屋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 )我奔到奶奶身边,祝奶奶健康长寿。

答案:4-5-3-1-2

( )小脸蛋鼓鼓的,像嘴里含着里两个核桃。

( )身上穿着大翻领西装和蓝色直筒裤。

( )我的“小顽童”真逗人喜爱。

( )脚穿一双特大号皮鞋。

( )眉毛下两只眼睛,仿佛在转动。

( )他头上戴着一顶红白相间的西瓜帽。

答案:4-5-1-6-3-2

( )找到字典“部首目录”那页。从2画中找到“讠”,看看后面的页码。

( )老师让我们用部首查字法查出“诚”字。

( )再数一数除去部首还有6画。

( )我翻到有“讠”的那一页,从6画中找到“诚”字,根据页码就可以查到“诚”字。

( )我先确定“诚”的部首是“讠”,共2画。

答案:3-1-4-5-2

( )金苹第一个跳。

( )她从踏跳板上跃起,双手一按“山羊”背,两腿一分,便轻快地跳了过去。

( )今天体育课是练习跳“山羊”。

( )然后深吸一口气,快步向前跑去。

( )只见她弯弯腰,压压腿,原地跳了几下。

答案:2-5-1-4-3

( )我问爸爸为什么倒着贴。

( )春节到了,爸爸拿着一张“福”字倒贴在门上。

( )我边看边想,突然,一拍脑门说:“是不是‘福到了’?”

( )爸爸说:“你自己想想是什么意思?”

( )爸爸听了,竖起大拇指说:“你真聪明!”

答案:2-1-4-3-5

( )然后,她学着妈妈的样子,拧开水龙头。

( )她把每一只碗和盘子的里里外外都洗得干干净净。

( )先洗筷子,再洗碗和盘子。

( )吃过晚饭,小芳把碗和盘子收拾好,放进厨房的水池里。

( )最后,她把碗和盘子里的水控干,放进碗橱里。

答案:2-4-3-1-5

( )当时,弟弟也在旁边,一动也不动,神情是那样专注。

( )原来他也在一旁暗暗地认字啊!

( )妈妈教了几遍以后,要我从卡片里找出“伯”字来。

( )记得我小时侯,妈妈做了很多卡片,教我认“叔叔、伯伯、阿姨”这些字。

( )我还没找到,弟弟已经伸出胖胖的小手,把那张卡片挑出来了。

答案:2-5-3-1-4

( )作文果然有了进步。

( )自己不动脑子,作文简直是七拼八凑。

( )以前,我每写一篇作文,都要先找别人的文章来参考。

( )此后,我就试着用自己的话写真实的故事。

( )老师在我的作文后面批着:“不真实,要用自己的话写真实的故事。”

答案:5-2-1-4-3

( )当龙卷风越过浅海时,把小鱼卷上天空。

( )他觉得奇怪,鱼一向是生活在江河湖海里的。这里既没有江河,也没有湖海,哪来的鱼呢?

( )据说世界上约有七十处地方曾经落过鱼,最大的一条有斤重。

( )原来空中落鱼是由于龙卷风造成的。

( )在一次暴风雨过后的早晨,一个农民忽然发现屋顶和地面有好多鱼。

( )然后它以巨大的力量把鱼送到很远的地方。到了风力的尽头,鱼便纷纷落到地下了。

答案:426315

( )“快跳下去!快跳下去!”一个水手一边喊,一边跳到礁石上。

( )大家站在水里,用手推着,用肩膀抵着,用背顶着,让船绕过那块礁,有上船来。

( )这时候,一个浪头打来,船飞快地往一块礁石撞过去。

( )几个勇士也跟着跳到礁石上。

( )船在河里前进,冲过一个巨浪,又是一个巨浪。

答案(3 5 2 4 1)

( )但是没有用,仍然看不清楚。

( )夜色清朗,月光正好照在窗上,可是阿辽沙怎么用劲看也看不清小小的铅字。

( )于是他爬到屋角的台子上,在神像前的长明灯下读书。

( )他想了想,从架子上拿下一个铜锅,把月光反射到书上去。

( )后来他倦了,就倒在台子上睡着了。

答案(3 1 425)

( )肖邦从小就喜欢音乐,他六岁开始练习钢琴,八岁就举办演奏会了。

( )当时的人,都惊讶他的音乐天才,争着要为他出版呢。

( )肖邦是波兰的一位伟大的音乐家。

( )在他十五岁那年,就已经写成了第一首圆舞曲。

( )他出生在波兰的国都华沙,父亲是一位教师。

答案(3 5 1 4 2 )

( )蚂蚁找到食物后,要是吃不了,有拖不走,就会去“搬兵”。

( )它招呼同伴就靠头上的触角。

( )蚂蚁是靠什么来把消息通知给同伴的呢?

( )如果食物又大又合口味,触角就摆动得特别猛烈。

( )它们用触角互相碰撞来传递信号。

答案(1 3 2 54 )

( )于是,冒出了一个个像尖塔似的小脑袋。

( )而且都戴着一顶黄色穗子的小帽子,它们就是笋。

( )清明过后,地面上出现了一道道裂缝。

( )这些裂缝不知在什么时候渐渐地扩大了。

( )笋在春天的怀抱里,迅速往上长。

( )据老农说,一个下雨的夜晚,笋都张高一尺多高呢。

答案:3 4 1 2 5 6

( )辅导员说:“大家栽树的时候,根一定要深苗一定要正。”

( )为了绿化,美化校园,学校买来了不少小树苗。

( )我们先分小组整理园地里的土。

( )少先队大队部号召我们每个小队中一棵树。

( )少先队员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 )小树苗喝足了水,显得挺有精神,仿佛在对我们笑。

( )听了老师的话,我们小心地把树苗栽好,又浇上水。

( )在辅导员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园地里。

( )土整了,辅导员有带领我们种树。

答案:5 1 3 6 7 9 8 2 4

()爸爸喊我:“你看,雨水都溅在身上了。”我没理会,却好像发现什么奇妙的东西。“爸爸,你看,房檐下的石头,怎么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小窝?”

()爸爸还没解释,我就自己解释道:“爸爸,我知道了那是让房檐上的雨点打的。”

()“是吗?”爸爸故作惊讶地问,“雨点有那么大的几劲把石头打出窝来?”爸爸这一问,我也愣住了。

()雨越下越大,我坐在门口,看着瓢泼大雨出神。

()听着爸爸的话,我心里想:要永远记住水滴穿石给我的启发

()爸爸见我答不出来,就凑过来笑着说:“这叫水滴石穿,咱们住的房子有几十年了,雨点的力量虽然小,可是长年累月,它总滴在这一个地方,渐渐地就打成现在这样的小窝。

( )接着,爸爸又慢慢地说:“无论干什么事情,只要有这种水滴穿石的精神,就一定会成功。”

答案:2341756

( )啊,原来是这个小家伙在助我一臂之力!

( )不只是雨后空气爽人,还是有什么别的原因,今天我一点儿也不觉得累,一口气就拉到了坡顶。

( )我拉着一车化肥,来到坡下。

( )上坡以后,我把车子停下来,准备擦擦脸上的汗水。

( )上坡前,我停下车,紧紧腰带,两手紧握车把,准备一鼓作气冲上坡去。

( )当我回过头时,不禁呆住了,车后站着一个十二、三岁的男孩,正咧嘴朝我笑呢。

答案:641325

( )1902年2月16日,张钰哲诞生在福建闽侯县。

( )有一天,他看到一道亮光划过夜空。

( )他从小就非常喜欢观察星空。

( )“这颗星怎么长着长长的尾巴?”他好奇的问.

( )“它是哈雷慧星,再过70年又会出现。”大人答。

( )当他26岁那年,他发现了一颗小行星。

( )为什么要那么长时间?他萌生了探索天空奥秘的志向

( )按惯例他取得了给小行星命名的权利。

( )他给小行星取了个响亮的名字——中华星。

( )长大后,他远渡重洋到美国留学。

答案:1 3 2 4 5 7 6 8 9 10

( )十来天过去了,幼芽变成了嫩叶,形状像一个个巴掌绿的可爱。

( )一天清晨,我去浇水时发现它一出芽了。

( )春天来了,我们和老师一起在校园种下了蓖麻籽。

( )夏天来了,叶子大得像一把把扇子。

( )花落了,结出一颗颗淡绿色的小果实,

( )慢慢地开出了小花,还有淡淡的红色花柱。

( )秋天到了,我们的蓖麻收获了。

答案:3 2 1 4 6 5 7

()肖邦从小就喜欢音乐,他六岁开始练习钢琴,八岁就举办演奏会了。

()当时的人,都惊讶于他的音乐天赋,争着要为他出版呢。

()肖邦是波兰的一位伟大的音乐家。

()在他十五岁那年,就已经写成了第一首圆舞曲。

()他出生在波兰的首都华沙,父亲是一位教师。

答案:3 5 1 4 2

()一天,我对小明说:“咱们明天捉知了,好吗?”他愉快地答应了。

()开始,我怎么也捉不到。

()第二天,我们俩准备好了网罩,向树下跑去。

()小明却一连捉了三、四只,我真羡慕他。

()夏天一到,我们村口的大树上,从早到晚总能传来“知了——知了——”的叫声,我多么想亲手捉一只知了啊!

()最后,在小明的帮助下,我也套住了一只,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答案:2 4 3 5 1 6

()他吓得躲在深宫里,好几天不敢上殿。

()老鼠见皇帝和文武百官都怕它,胆子越来越大,甚至把皇帝穿的龙袍也咬破了。

()听说宫里出了妖怪,皇帝吓得连金銮(luán)殿都不敢上了,满朝文武也都吓坏了。

()天,金銮殿上忽然出现了一只老鼠,愚蠢的皇帝从来没有见过老鼠,以为是个妖怪。

()这样一来,弄得大家更加惊慌起来。

答案:2 4 5 3 1

()当龙卷风越过浅海时,把小鱼卷上天空。

()他觉得奇怪,鱼一向是生活在江河湖海里的。这里既没有江河,也没有湖海,哪来的鱼呢?

()据说世界上约有七十处地方曾经落过鱼,最大的一条有斤重。

()原来空中落鱼是由于龙卷风造成的。

()在一次暴风雨过后的早晨,一个农民忽然发现屋顶和地面有好多鱼。

()然后它以巨大的力量把鱼送到很远的地方。到了风力的尽头,鱼便纷纷落到地下了。

答案:4 2 6 3 1 5

()华罗庚教授是一位自学成才的著名的数学家。

()20岁那年,他得了伤寒病,一躺就是半年,病好后,一条腿残疾,但他毫不泄气,继续向科学城堡进攻。

()他14岁开始自学数学,每天坚持自学10小时,从不间断。

()1932年,22岁的华罗庚应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的邀请,到清华大学工作。

()从19岁起,华罗庚开始写数学论文。

()在清华期间,他看了更多的数学书,并开始学习外文。由于他肯下苦功,进步很快,25岁时,华罗庚就成了著名的数学家。

答案:1、4、2、5、3、6

()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

()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

()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

()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答案:2、3、1、4

()一听到这熟悉的叫声,我就猜准它一定生蛋了。

()我高兴地把蛋拣在手里,还热乎乎的呢。

()跨进屋门,果然,一个鹅蛋似的双黄蛋躺在鸡窝里。

()一天下午,我参加学习小组后回家,老远就听到我家的那只老母鸡"咯咯哒"、"咯咯哒"地在房子里叫个不停。

答案:2、4、3、1

()我仔细一看,原来是一条蚯蚓。

()突然从泥土里钻出一条又细又长的虫。

()爸爸说蚯蚓能松土是益虫,我们要保护它。

()我和爸爸正在菜园里拔草。

()我问爸爸蚯蚓是益虫还是害虫。

答案:32514

()过了几天,绿色的小芽从土里钻出来了。

()秋天,向日葵成熟了,看着一个个金黄色的小花盆,我们高兴地笑了。

()小苗一天天地长高了,绿油油的,真可爱。

()春天,我和几个同学在教室门前的空地上,种上了向日葵。

()每天放学后,我和几个同学给向日葵浇水、上肥、锄草、捉害虫。

答案:35412

()一天,小明来我家玩。

()他看了看我的几样小玩具。

()他画得多好啊,画了小鸟、孔雀和天鹅。

()就拿起笔画起来。

答案:1243

()地上躺着一个人,熊走到那个人身边。

()熊以为他是个死人,就走开了。

()这时候,他吓得连呼吸都停止了。

()伸长鼻子闻他的脸。

()他等熊走开了,连忙爬起来。

答案:14325

()正游得高兴时,忽然一个浪头打来。

()我很高兴:总算尝到海水的味道了。

()爸爸带我到浅海处游泳。

()我没有丝毫准备,“咕咚”一声,喝了一大口水。

()原来,海水的味道又苦又涩。

答案:25134

()松鼠劝他好好搞卫生。

()他说:“哦,我是要办大事业的。”

()狗熊身上脏得发臭,房间乱七八糟。

()好多年过去了,谁也没看见狗熊办成了什么大事业。

答案:2314

()这时梨已稳稳当当地到了我手中,幸好没人看见。

()一天晚上,我从街上卖梨的摊子中间走过。

()就在我扶住木箱时,顺手抓了一个梨。

()突然,脚下一滑,我赶紧扶住旁边的一个木箱,才没摔倒。

()拿着梨,心里老觉得丢了什么,对了,是诚实。

答案:41325

()山谷里有一条小溪,溪水慢慢地流着。

()这里的空气多么新鲜!这里的风景多么美丽!]

()蓝蓝的天空飘着一片片白云。

()不远处有一片绿色的竹林,竹林边开放着一朵朵火红的野花。

()这是什么地方?这是我可爱的家乡。

答案:41235

()老黄鹂说:“这是卷叶虫。”

()小黄鹂都把脖子伸得长长的,张开黄黄的小嘴叫着:“妈妈,给我吃!”

()那只小黄鹂吃得津津有味,问妈妈:“这是什么呀?真好吃!”

()老黄鹂看见了连忙飞过去,从那片卷着的叶子里,捉出一条黄绿色的小毛虫,飞了回来。

()老黄鹂把小虫塞到一只小黄鹂的嘴里。

()海棠树上有一片嫩叶卷了起来。

答案:635241

()老师讲课以后,让大家做四道数学题。

()老师看见了,轻轻地走到他跟前,耐心地给他讲解。

()不一会儿,小宁就明白了,他拿起笔,继续写下去。

()上课的时候,老师认真地讲课,同学们专心地听讲。

()小宁有一道题不会做,举手问老师。

答案:24513

()小明走在半路上,忽然发现一个小朋友在雨中直哭。

()刚要出门,天下起了大雨。

()小明急忙跑上前去为小朋友打伞。

()小明妈妈让小明上街买酱油。

()妈妈连忙递给小明一把伞。

()小朋友高兴地笑了。

答案:425136

()只有谦虚的人才能不傲气、少自负

()也是品德修养的重要体现

()而才能好比分子

()谦虚是一种待人对事的态度

()对自己的评估好比分母

()那么分数的值愈小

()分母愈大

答案:3251476

六年级语文训练及答案 第5篇

传统书院的精神

中国传统书院的根本精神,就是教之以为人之道,为学之方,这是教育的根本理念和宗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教育。《礼记·学记》中明确指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作为“立国之本”的教育并不是简单地教授知识,而是教之以为人之道和为学之方。

中国传统教育是将知识和德行教育结合在一起的。近年来,教育界提倡与世界接轨,实际上就开启了一个误区:在西方的教育传统中,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一般是分头进行的,学校是知识教育的场所,教堂是道德教育的场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是集于一身的,书院充分地体现了这种理念。在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中,德育教育又是放在第一位的,为人之道是传统书院教书育人的根本理念。即使是知识传授,也不是灌输书本、章句的知识,而是教会人们发现、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方法和能力,这就是为学之方。

朱熹在《大学章句序》中明确规定了教育中两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八岁到十五岁小学阶段的教育是“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这个阶段的教育注重的主要是行为规范的养成;
十五岁以后大学阶段的教育,“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注重道德修养、尊师重道,这都是围绕着为人之道展开的,从小学到大学都要培养人的道德品质。

朱熹还提出了六条读书方法,这六条实际上也是书院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这就是为学之方,从学习到实践的过程朱熹都提到了。

首先,中国古代书院的理念和宗旨是围绕怎样做人、成为怎样的人来展开的,教育的根本是培养一个真正的人。我们经常会强调职业道德教育,但一个人连做人的道德都没学会,怎么可能会遵守职业道德呢?如果他能够遵守做人的基本道德,他也会遵守职业道德,二者之间是本末的关系。“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做人之道是根本,只有抓住“本”,“末”才能产生,用王弼的话讲就是“举本统末”,“举本”才能“统末”。

其次,书院也继承了传统的教育理念,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这两个方面的配合非常重要。一方面,不管你的资质、身份如何,都是“有教无类”;
另一方面,又要根据不同的资质进行不同的教育,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

再次,书院教育理念中根本的一点就是启发式教育。孔子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是启发式教育的关键,然后才有“引而不发,跃如也”。因此,学子一定要自觉主动地提出学习要求,老师才能给予针对性的`教育。传统的书院教育都是自觉自愿的,古代常见学子背着粮食跑到深山老林来求学,主动性很强,做老师的就爱收这样的学生,对这样的学生才能进行启发式的教学。有了自觉性、主动性,学生才可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此外,书院坚持的另一个原则就是自学为主,相互切磋,教学相长,自由讲学。这是书院非常好的传统。书院的精神是:注重学术研究,深化学理探讨。

最后,书院还有一个传统,就是密切的师生关系,师生如父子,书院如家庭,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我们过去也常讲君父、臣子,父母官、子民,这都是通过父子关系构建一种亲情,然后达到融洽的关系。是的,中国古代确实是家国同构,古人常把国天下变成家天下,然后把家天下推扩到国天下。近百年来,我们批判宗法血缘制度的核心也是直指家国同构,不能否认家国同构确实有问题。但是,这个问题也还有其他的维度,把地方官称作“父母官”,把官员、百姓的关系纳入“父母、子女关系”中,就绝对的不好吗?父母对子女永远是无私奉献、不计回报的。有这一层关系,恐怕比雇佣关系要好很多。所以,我们看任何问题都不能简单化。当今教育非常需要师生如父子,书院如家庭的书院传统。传统书院里所有的老师同学同学习、同探讨、同游乐,现在还有多少地方能这样做呢?

(摘编自楼宇烈《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的传统教育和西方的教育传统完全不一样,教育界提倡与世界接轨,就是开启了一个误区。

B、朱熹的六条读书方法,从学习到实践都提到了,这体现了中国传统书院的根本精神。

C、只要一个人能够遵守做人的基本道德,他就会遵守职业道德,二者之间是本末的关系。

D、已有的教育认识和对传统文化的新思维都会影响我们对传统书院的精神内涵的理解。

(答案:D。A项错在“完全不一样”,范围扩大。原文第二段是“西方的学校是知识教育的场所,教堂是道德教育的场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是集于一身的,书院充分地体现了这种理念”。B项错在以偏概全,“朱熹的六条读书”是为学之方,而不是为人之道。C项错在说法绝对,“只要……就”根据原文应改为“如果……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多个维度审视书院的传统精神,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传统书院的师生关系。

B、文章围绕着为人之道和为学之方展开,并由此指出了中国当代教育界所存在的问题。

C、文章在叙述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书院教育的精神,彰显了立足中国当代教育的立场。

D、对于中国传统书院的根本精神,文章先交代理念和宗旨,接着逐层分析,最后强调了师生关系的和谐。

(答案:C。文章是立足于传统教育的立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学子没有自觉主动地提出学习要求,老师启发也没有用。因此,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是启发式教育的关键

B、如果当代教育能够践行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那么每个学生的才华就可以保证得到施展。

C、只有同窗、师生之间相互切磋,从而实现了教学相长,才能自由讲学,避免灌输。

D、家国同构是很复杂的问题,密切干群关系、师生关系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

(答案:B。“保证得到实展”的说法过于绝对。原文第六段只强调了“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

六年级语文训练及答案 第6篇

《泊船瓜洲》

回顾古诗《泊船瓜洲》,完成练习。

京口和瓜洲不过是在一条横着的江的距离之内,钟山也就只是隔着几重山峦而已。春风又把江南大地吹绿了,明月啊,你什么时候可以照着我回到故乡呢?

1、根据古诗内容填空。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______________。

春风________江南岸,明月何时________?

2、根据诗意,选择正确的读音。

( )泊(A.bó B.pō)船瓜洲 ( )一水间(A.jiàn B.jiān)

( )数重(A.chónɡ B.zhònɡ)山 ( )照我还(A.huán B.hái)

3、根据诗意,选择相应的释义。

( )①泊船瓜洲:A.停泊 B.停船靠岸

( )②一水间:A.在一定的空间(时间内) B.空间

( )③江南岸:A.长江 B.江河

4、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①1.《泊船瓜洲》是北宋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抒发了诗人思念家园的感情。( )

②“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是吹绿的意思,这里是使动用法,使之(江南岸)绿了。

( )

③王安石与“韩愈、柳宗元、 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他的诗还有:《石灰吟》、《独坐敬亭山》等。( )

5、根据你对诗句的理解选择。

①对“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京口和瓜洲不过是在一条 横着的江的距离之内,钟山也就只是隔着几重山峦而已。

B.京口和瓜洲不过是一水之隔,钟山也就只是隔着几重山峦而已。

C.京口和瓜洲不过是在一条横着的江的距离之内,钟山上也只有几重山峦而已。

②对《泊船瓜洲》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写诗人在瓜洲随船停留时遥望家乡不知何时能回到家乡的惆怅。

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意思是“春风又把江南大地吹绿了,明月啊,你什么时候可以照着我回到故乡呢?”

C.《泊船瓜洲》是一首田园诗,是为了歌颂家乡江南美丽的景色。

③《泊船瓜洲》中的诗句( )是流传下来千古名句。

A.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6、拓展。选择最恰当的字补充诗句。

【旺、浓、闹】红杏枝头春意( )。

【起、动、翻、皱、拂】风乍起,吹( )一池春水。

参考答案

1、只隔数重山 又绿 照我还

2、A B A A

3、A A A

4、√ √ ×

5、A C B

6、闹 皱

六年级语文训练及答案 第7篇

一阵雷阵雨过后,彩虹披着彩衣来到了人间。

街上的人们纷纷驻足观望,( )彩虹如此美丽,彩虹听了得意洋洋,她的头仰得高高的。突然,她看见长着白胡子、白眉毛的太阳公公,正从她身后 “走”过来,就不屑地说:“你看我多么美丽,你却长得那么难看,跟在我后面,会影响我的美貌,快走开!”

“如果没有我,你会消失的”。太阳公公( )地说。

“我才不信呢,你怎么可能控制我呢!”彩虹( )地说。

太阳公公不跟彩虹斤斤计较,旁边的白云姐姐看不下去了,悄悄地移到太阳公公跟前,用身子挡住了太阳的光芒,彩虹顿时不见了,在人们的视线里消失了。

太阳公公可惜地说:“唉,这孩子太骄傲了,她应该学会谦虚、友善……这样才是真正的美丽!”

1.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在括号中( A )。

A.赞叹 慈祥 骄傲

B.赞叹 骄傲 慈祥

2.选择题。

彩虹是怎么消失的?( B )

A.突然,她看见长着白胡子、白眉毛的太阳公公,正从她身后 “走”过来,就不屑地说:“你看我多么美丽,你却长得那么难看,跟在我后面,会影响我的美貌。”

B.太阳公公不跟彩虹斤斤计较,旁边的白云姐姐看不下去了,悄悄地移到太阳公公跟前,用身子挡住了太阳的光芒,彩虹顿时不见了,在人们的视线里消失了。

C.彩虹如此美丽,彩虹听了得意洋洋。

3.选择题( A )。

太阳公公认为和才是真正的美丽。

A.谦虚 友善

B.骄傲 友善

4.判断

.彩虹看不起太阳公公,所以太阳公公挡住了彩虹,让她消失了。

( × )

5.判断

“一阵雷阵雨过后,彩虹披着彩衣来到了人间。”这里把彩虹比喻成人。

( √ )

希望我们准备的彩虹的阅读答案符合大家的实际需求,愿大家都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理想的重点初中院校!

六年级语文训练及答案 第8篇

《清明》

回顾古诗《清明》,完成习题。

1、根据古诗内容填空。

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牧童遥指杏花村。

2、根据理解,选择正确的读音。

( )欲断魂(A.guí B.hún) ( )遥指(A.yáo B.yào)

3、根据解释从诗中选出相对应的字词。

① ( ):好像。

② ( ):形容闷闷不乐、失魂落魄的样子。

4、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①《清 明》是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 )

②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五月四日左右,在 这一天有踏青扫墓的风俗。( )

③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闷闷不乐、忧愁的心情。( )

5、根据你对诗句的理解选择。

①哪句诗点明了诗人所置身的时间情景、环境、气 氛?( )

A.清明时节雨纷纷

B.路上行人欲断魂

C.借问酒家何处有

D.牧童遥指杏花村

②哪句诗交代了人物凄迷纷乱的心境?( )

A.清明时节雨纷纷

B.路上行人欲断魂

C.借问酒家何处有

D.牧童遥指杏花村

③对“路上行人欲断魂”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路上远行的人想要断魂一样迷乱凄凉。

B.路上远行的人和断魂一样的扫墓人一样迷乱凄凉。

C.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

参考答案

1.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2.BA

3.欲断魂

4.××√

5.ABC

推荐访问:必备 语文 答案 六年级语文训练及答案必备8篇 六年级语文训练及答案(必备8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训练

版权所有:聚席文档网 2017-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聚席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聚席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70579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