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公倍数教学反思热门22篇(全文完整)

时间:2023-08-14 13:00:06 来源:网友投稿

最小公倍数教学反思第1篇本课内容是学生四年级学习的延续,在四年级(下册)教材里,学生已经建立了倍数和因数的概念,会找10以内自然数的倍数,100以内自然数的因数。这课教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要学生理解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小公倍数教学反思热门22篇,供大家参考。

最小公倍数教学反思热门22篇

最小公倍数教学反思 第1篇

本课内容是学生四年级学习的延续,在四年级(下册)教材里,学生已经建立了倍数和因数的概念,会找10以内自然数的倍数,100以内自然数的因数。这课教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要学生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学会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为后面学习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会求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进行通分、约分和分数四则计算作充分全面的准备。作为全新的课改内容,本课教材编排与旧教材相比,改革的力度较大,体现了浓郁的课改气息,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润物细无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理解概念。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小长方形去铺边长分别是6厘米、8厘米的正方形,哪个能正好铺满?教材以学生喜欢的操作情景入手,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在探索中生成问题:怎样的正方形肯定能正好铺满?怎样的不行?像这样能正好铺满的正方形还能找到吗?引发学生深入探索,在充分探索观察的基础上发现:能正好铺满的正方形的边长正好既是小长方形长的倍数,又是宽的倍数。这时引入公倍数的概念自然是水到渠成,学生觉得很自然、亲切,觉得解决的问题是有价值的,公倍数的概念也是现实的、有意义的鲜活概念。

2、多样呈精彩:在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时候,采用全开放的方式,放大学生思维空间让学生自由探索,以小组交流形成思维碰撞,呈现多彩的智慧。以评价促方法的对比,以评价促思维的深入,以评价促探索精神的提升,学生自然自得其乐,收获多多。

3、适度显睿智。在练习部分,教材能尊重学生的思维差异,能尊重学生的心理需求,让学生选用喜欢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这是适度体现的其一。其二对求两个数的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教材抛弃了短除法的方法,而只要学生找10以内数的公倍数、最小公倍数,降低了学习要求,更符合学生实际。

最小公倍数教学反思 第2篇

今天教学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首先我复习:

1、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的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2、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3、怎样找一个数的倍数?

其次,在引入的环节,我用学生喜欢的故事和动画来展示:在美丽的洪泽湖边上有一个小渔村,村里住着一老一少两个渔夫。今年,他们从4月1日一起开始打鱼,并且每个人都给自己定了一条规矩。老渔夫说:“我连续打3天鱼要休息一天。”年轻渔夫说:“我连续打5天鱼要休息一天。”有一位城里的朋友想趁他们一起休息的日子去看望他们,那么在这个月里,他可以选哪些日子去呢?你会帮他把这些日子找出来吗?听了这个故事之后,学生积极性很高。

学生对公倍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使用省略号方法学生没有掌握好。如:6和9的公倍数后面要用省略号,30以内6和9的公倍数后面要不用省略号。

最小公倍数教学反思 第3篇

一、精心研究,创新备课。

1、说“公”。只要与“公”有关的词语都可以说。然后简要分析“公”字所代表的意思。然后让学生思考前面是否学过与“公”字有关的数学知识。学生很自然的想到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然后借机引入本课课题: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

2、让学生结合已有知识经验说说自己对“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理解。

3、创设情境,先让学生独立发现“春”字剪纸中的数学信息,再进一步思考如何把这种规格剪纸作品布置成大小不同的正方形展板。并思考这些正方形展板的边长可以是多少分米?

4、铺正方形纸板。每个小组发放一套长3厘米、宽2厘米的小长方形代替“春”字剪纸进行探究。看能否在6张边长不同的正方形纸板上正好铺满。

5、现场汇总各小组探究情况。能按照长方形长或宽正好排满的用“Y”表示,不能正好排满的用“N”表示。让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找出为何有的额正好铺满,有的不能正好铺满的原因。

6、认识公倍数。我们发现这样的小长方形能正好铺满边长是6厘米、12厘米、18厘米的正方形。如果用这样的长方形来铺,还能铺成边长是多少厘米的正方形呢?体会解决此类问题不必每次都摆卡片。

7、用列举法找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8、在解决问题中渗透短除法。体会上述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而短除法可以找出任意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9、让学生认识的找最小公倍数的应用。可以根据最小公倍数推算出其他公倍数。

10、课下整理公倍数与公因数的区别与联系学习资料卡。在对比中清晰认知这两个知识点。培养学生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

二、环环相扣,细腻授课。

上课开始后,设计思路的前两步进展非常顺利。到了第三步时,学生开始出现困惑的表现,这正是我所追求的学生真实状态。不然一开始就让学生感觉很简单,对他们思维深度的开发力度就不够。

在接下来的学生动手操作中,进展很不顺利。由于发放给他们的卡片只能满足横铺和竖铺一侧的数量。无法实现真正的密铺。我这一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从铺一侧而推理出能否正好铺满。结果对一些同学来说比较抽象。他们把手中的长方形卡片铺在一起,到是得到了正方形,但只是铺在正方形纸板的一个角上。无法确定是否可以正好密铺整个正方形纸板。

于是,我告诉他们,如果你想不出其他办法,可以向老师申请备用卡片。结果没有一个小组申请。看来他们也是不想服输。然后我借机介绍了一个成功小组的做法,其他小组受到这一启发,可谓茅塞顿开。不一会就顺利完成了操作探究。唯一比较遗憾的是由于一开始操作不成功,再思考办法,然后根据受到的启发进行改正,耽误了很长一段时间,影响了后面一小部分教学内容。

设计思路的第5步—第7步进展非常顺利。毕竟同学们的思路一旦打开,他们就会产生很多我们不可小觑的想法。而且精确而富有深度。

三、课后反思,着眼未来。

通过40分钟的上课过程,我为孩子们的成功探究感到开心,为他们充实的收获而喜悦,为没有完成所有的教学设计而遗憾。这也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学设计中除了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外,还要考虑到他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是否有动手探究的实践经验。然后将自己的新想法、新思路,进行科学有效的实施。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争当一名研究型教师。不管成功与否,要敢于迈出打造创新、务实、高效课堂的第一步。让自己和学生的思想永远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这才是一个数学老师所应追求的……

最小公倍数教学反思 第4篇

《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反思自己的教学,我有下列的体会: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推进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有规律可循,又有灵活的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只有通过课堂生成资源的适度开发和有效利用,才能促进预设教育目标的高效率完成或新的更高价值目标的生成。

这堂课学生在找“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时出现的新的发现就为我提供了一个宝贵的课堂再生资源,我充分的利用了这份宝贵的资源,让学生在兴趣最高涨时有了很了不起的发现。不过回想起来在我的平时教学中其实还有很多这样的机会,当时没有敏锐的捕捉到加以利用,是多么可惜的一件事。所以教师应该正视课堂教学中突发的每一件事,善加捕捉与利用。

学生不是一个容器,而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我们只要珍惜课堂生成资源,用好课堂生成资源,就能创建富有生命活力的新课堂教学,并在创建过程中提升师生在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质量。

最小公倍数教学反思 第5篇

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是整除部分的难点,它抽象不易理解,且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联系较小。在以往几轮的教学中,为达到让学生明白求最小公倍数的算理的目的,我尝试了几种不同的教学思路,但效果都不太理想,于是今年我又进行了深入地探究,真的有所顿悟,一节课下来,从孩子们兴奋的表情中,我感到许久未曾有过的轻松,多年的`难题终于解决了。

课后,我把教学流程在脑子里又重新过了一遍,并与以前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比较,发现解决问题的症结只有一点----让学生真正了解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与这两个数质因数的关系。为此,教学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时,我采用了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学生小组讨论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与18和30有什么关系,通过共同交流,发现绝大多数同学思维都停滞在最小公倍数一定是这两个数的倍数的阶段上,于是我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把18和30分解质因数,并引导学生观察18=2×3×3,30=2×3×5,讨论交流要求的最小公倍数与18和30的质因数有没有关系,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因为学生已经知道最小公倍数是18的倍数,而18是2、3、3相乘得到的,所以有学生发现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一定包含18的质因数2、3、3的乘积,同理也包含30的质因数2、3、5的乘积,接着提问:这6个质因数相乘后是最小公倍数吗?为什么?学生通过交流发现公有质因数2、3重复乘了一次,这样得到的公倍数就不是最小的,要想最小,只须用2×3×3×2×3×5,即用公有质因数2、3乘各自独有质因数3、5就是最小公倍数。这样在老师的引导,自己的观察、思考、发现的专注探索中学生基本上理解了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思维得到了发展,教学难点迎刃而解,同时为后续的实际计算做好了铺垫。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对教师的主导作用有了新的认识——承认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应有的主体地位,并非否认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为学生的数学思维不能自发的形成,特别是抽象性较强的内容。任何创造活动都必须以一定的学习作为必要的基础。作为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真实的思维活动,这样才能根据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进行启发和促进。

最小公倍数教学反思 第6篇

1、结合学生实际创设生活情境。

《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最小公倍数”是一节概念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看似并无多大联系,为了使学生体验到概念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我们对教材内容作了适当的补充调整,将运动会的情景贯穿始终。在解决实际问题“猜一猜,参加接力比赛的同学可能有多少人?至少有多少人?”的同时很自然的得到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为后面算理的探究做好了铺垫。这样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体会到学习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特点。

2、通过自主探究引导学生构建概念和方法

(1)概念的构建

“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公约数”“最大公约数”的概念非常的相似,学生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这部分内容我们采用迁移、引导的形式进行概念的构建。利用问题“24与3和4分别是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发现24 是3的倍数,同时也是4的倍数。利用旧知很顺利的自主构建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2)方法的构建

“最小公倍数”这节课的重难点就在于理解求最小公倍数的算理。在算理的突破上,我们采用了对比的手段。利用已有的分解质因数的知识有效的进行了对比。

当学生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计算出[18,30]=2×3×3×5=90后,设计了问题:2、3是什么?3、5是什么?两个3一样吗?明确了公有质因数和独有质因数以后,又将18和30的全部的质因数相乘和[18,30]进行对比。学生很直观的看到,公有的要选代表保证是最小的?独有的全取保证是公倍数?把两个结合起来就是最小公倍数。算理在直观的比较中一目了然。而求最小公倍数的短除的形式,学生在理解了算理的基础上,加上求最大公约数的知识经验,理解起来已然顺理成章。

接下来我们结合运动会项目设计一个题目“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求12和28的最小公倍数。”使学生在练习中自然的对算法进行优化,自主构建出短处形式的解题方法。

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利用已有的认识结构,自己动脑、动口,将直观比较与亲身体验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进行自主构建。

3、发挥习题作用进行算理巩固

数学课堂上学生在建立起概念,找到解题方法之后,必须做相应的数学练习题,才能对知识进行巩固,对算理加深理解,才能形成技能、技巧,培养思维能力。

我们设计以下两个练习题:

(1)填空

A=2×3×5

B=3×5×7

则[A,B]= (最小公倍数是多少?你是怎么找的?)

设计这道练习题的目的有两个。第一:巩固算理,突出应用算理灵活、巧妙的解决实际问题。第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这道题除了应用算理直接用2×3×5×7=210以外,还可以将A、B的结果分别计算出来后再用短除的形式计算[A,B]。这一方法对于那些对算理理解的不是很透彻,尤其是不能灵活的应用算理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好方法。在我们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中很需要这种我们自认为“麻烦”的方法。

(2)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2,这两个数可能是( )和( )。

设计这道练习题的目的也有两个。首先,通过这道题再一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习热情推向一个高潮。同时引出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具有互质关系、倍数关系、一般关系的三组数。其次,将求具有互质关系、倍数关系、一般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规律进行迁移,通过自主探究,总结出具有这三种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规律。

需要改进的地方

1、自己在教学中语言还不够简练,对学生放手还不够。有些问题可以大胆放手。

2、在算理的突破上,虽然突破了难点,但问题较碎,老师还在牵着学生的手,一步一步去理解,其实,对于我们的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讨论自己发现。

最小公倍数教学反思 第7篇

一、联系实际理解数学。

教学前,我了解了学生在这节课前已有的知识背景,直接出示例题,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解答,然后汇报个性化的解题方法。在不断的交流汇报中,学生发现了有特殊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求法。教师又让学生举实例进行验证。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有倍数关系的两个数最小公倍数是它们中的较大数。再应用这一发现进行试一试的练习。让学生经历了观察、思考、比较、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到了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二、教学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在教学有特殊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教师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每组数最小公倍数有什么不同?学生在经历求的过程后,又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汇报自己的想法,把被动的认知改成了主动探究。在教学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异同时,教师出示了求3和4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题目。让学生自己尝试后,小组讨论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探索中,学生发现了新知识的特点,又在不断的比较中,知道了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异同。就这样,在整理、归纳、交流的活动中丰富了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这堂课中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三、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

学生获取知识过程花的时间可能也要稍多一些,但是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当他们面对那些生动有趣的实际问题时,会自觉地调动起已有的生活经验和那些“自己的”思维方式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主动地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用学过的一些方法来展示自己内部的思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清楚地体会到数学的内部联系,而且能真切地体会到数学与外部生活世界的联系,体会到数学的特点和价值,体会到“数学化”的真正含义,从而帮助他们获得对数学的正确认识。

在学会了基本概念之后,引导学生运用列举法找几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练习了完成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其中的规律提出猜想和假设,然后通过每个小组的验证得到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发现了特殊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简便求法,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和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初步的学习数学的方法,培养同学之间的协作精神。

四、存在不足。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存在以下不足

1、过渡语的使用教师进行了精心设计,但对于课堂教学没多大的激励作用,应用朴实的语言。

2、“说一说”的内容没必要让学生讨论,应让学生充分说,展示灵活的思路。

3、“议一议”的内容时间不够充分,没有让学生真正深入地讨论。

4、教师课堂应注意语言的精炼,如5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45,师问:为什么?这样问不合适。应问: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本节课的遗憾就是。没有预料到学生会对“剪成同样长短的跳绳,不能有剩余跳绳”这个句子理解出现偏差,浪费了一些时间,但在课堂上看到了学生思维火花的闪现,感受到了他们思维的碰撞,教学目标也因此而有效达成。

最小公倍数教学反思 第8篇

前两天讲了《最小公倍数》,颇有感慨。

最小公倍数是一个内涵比较丰富的数学概念,为了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概念的涵义,教学中我们必须让学生亲身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这样才有可能形成有意义的学习。

过去我们通常所采用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找倍数---找公倍数---找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在“纯数学”的范畴内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这样的教学虽然突出了数学知识的内部联系,并能帮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需要学习的知识,能够“省下”较多的时间完成练习或学习更多的知识,但其不足之处也显而易见。比如,学生无法体会到数学与外部生活世界的密切联系,无法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帮助学习数学知识;
形式化的、缺乏实际意义的学习任务也往往很难真正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活动常是在老师的“命令”下被动地进行,等等。

为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通过对教材内容做适当的重组,使课堂里的数学能够以一种充满了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的整体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构建一种生活化的数学课堂。具体地说,就是数学是来源于生活,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寻找一些能够“自动地”反映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内部结构特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解决这些生动具体的实际问题,获得对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概念内部结构特征的直接体验,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从生活“进到数学”,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反思抽象,引出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等数学概念,并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进一步提炼,总结出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这样,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被“拉长”了,花的时间可能也要稍多一些,但是,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当他们面对那些生动有趣的实际问题时,会自觉地调动起已有的生活经验和那些“自己的”思维方式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主动地借助各种外部的物质材料来展示自己内部的思维过程;
通经历这一过程,学生能获得对数学知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清楚地体会到数学的内部联系,而且能真切地体会到数学与外部生活世界的联系,体会到数学的特点和价值,体会到“数学化”的真正含义,从而帮助他们获得对数学的正确认识。

构建生活化的数学课堂就是要让学生在“生活和“数学”的交替中体验数学,在“源”和“进”的.互动中理解数学。通过“生活中的问题”,为数学习提供现实素材,积累直接经验;
再通过“进到数学”,把生活常识、活动经验提炼上升为数学知识。

最小公倍数教学反思 第9篇

一、吃透教材,选择合适的学习材料

本节课是引导学生在自主参与、发现、归纳的基础上认识并建立并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概念的过程。五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更为丰富,新课程标准要求教材选择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素材,采取螺旋上升的方式,由浅入深地促使学生在探索与交流中建立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整除、倍数、因数以及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本节课的意图是通过写出几个数的倍数,找出公有的倍数,再从公有的倍数中找出最小的一个,从而引出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接着用集合图形象地表示出4和6的倍数,以及这两个数公有的倍数,这一内容的学习也为今后的通分、约分学习打下的基础,具有科学的、严密的逻辑性。但是,教材中铺砖对于理解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比较抽象,不利于建立对概念的理解。本节课把“原来铺墙砖”的题目改为“找两人的共同休息日”来建立概念。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学生的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有效的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充分利用课堂中最有效的时间是前15钟,做好这段时间的教学,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吃透教材,确定准确的教学目标

教师主要围绕,让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应用,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渗透集合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这些目标展开教学。把本节课的重点应放在学生对数的概念的认识上,体现了新课标中“4—6年级的学生能找出10以内任意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要求。小学生的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普遍较低,把运用“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定为本节课的难点。体现新课标中“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技能”的要求。

三、吃透教材,设计流畅的教学环节

小学生的动手欲较强,学生认识数的概念时更愿意自主参与,自己发现。再者,学生个人的解题能力有限,而小组合作则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数学思维,通过交流获得数学信息。通过动手,让学生在月历纸的上动手找一找,圈一圈;
通过动口,在概念揭示前,学生动口说一说。给学生机会说动手之后的感悟,还可以在个人表达的同时倾听他人的说法。设计成寓教于乐的形式,将教学内容融入一环环的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的过程中。

最小公倍数教学反思 第10篇

“最小公倍数”是一节概念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倍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为学习通分做准备,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最大公因数以后进行教学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虽然属于不同的概念,但它们的学习方法相似。本课设计与之前的最大公因数的教学有着相同之处,学习方法相同,并注意知识的迁移。

一、创设情境,关注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

经过对倍数知识的复习后,通过创设一个用长方形墙砖铺墙面的问题情境,由实际生活抽象出概念,学生读题,明白题意后,便让他们四人一组用事先准备好的小长方形纸片去铺这个正方形。铺完后,都有所感悟,发现能铺完,这时问学生知道为什么能正好铺完吗?部分学生说正方形的边长正好是小长方形长的倍数,也是小长方形宽的倍数,是2和3的公倍数。接着让学生思考用这个小长方形还能铺满边长是几厘米的正方形,学生争先恐后的回答“12、18、24......,因为这些数既是2的倍数,也是3的倍数,也就是2和3的公倍数。”看到学生大都明白题意,我开始让学生猜测,可能铺满边长是9厘米、10厘米的正方形吗?为什么?孩子们都抢答说,不能,因为9和10都不是2和3的公倍数。孩子们最后总结出铺满的正方形的边长必须是两个数的公倍数,并说道所铺满的正方形的边长最小是6厘米。正好是长和宽的最小公倍数。从而真正感受到学习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二、运用知识迁移类推,发展能力。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接着引导学生根据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大胆迁移、类推、探索出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从而获得能力上的发展。学生迁移出了四种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1、列举法,先列举出两个数的一些倍数,从中找出他们的公倍数,并从公倍数中找出最小公倍数;

2、筛选法,先写出较大数的一些倍数,从中筛选出较小数的倍数,就是两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就是他们的最小公倍数;

3、分解质因数法,先把两个数分别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因为用分解质因数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与最大公因数有一定的差异,所以我以18和12为例重点介绍了这种方法,先让学生分别把两个数分解质因数,接着把18、12的最小公倍数36也分解质因数,让学生从最小公倍数36所分解的质因数中,找一找包含了18和12两个数中的哪些质因数?通过观察,学生发现最小公倍数36中既包含了12、18全部公有的质因数,也包含了两个数各自独有的质因数,也就是18和12的最小公倍数是两数所有公有质因数和各自独有质因数的乘积。针对每种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学生边说边举例,并进行了适量的`练习。

最小公倍数教学反思 第11篇

本节课,虽然是按照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阅读理解→分析解答→回顾反思进行的;
但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高,知识的掌握也较为自然而扎实,学生的思维也在呈螺旋式上升趋势,感觉还是比较成功的。

1.巧设问题导航,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引出数学问题,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不仅有效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唤醒了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积淀,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加强思考与探索,使学生经历了“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形成对知识的自我构建,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又体念到了学数学的快乐。

2.创设生活情境,内化学生知识应用能力

在巩固练习阶段,通过解决生动具体的实际问题,获得对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概念内部结构特征的直接体验,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再次深化诸如此类问题的一般解决方法:转化成求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数。

总之,本节课体现了这样的设计理念:将直观演示与抽象思维相结合,让学生在自主参与的基础上感悟、理解、应用、巩固,进行了多元化的思维训练,引导得当,点拨到位,是一节高效的课。

最小公倍数教学反思 第12篇

一、为学生提供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使得学生在问题的解决中建构知识体系。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获得不是由传递完成的,知识只能在综合的学习情景中被交流。现代教育观点认为:学习不是为了占有知识,而是为了生长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要教给学生现成的知识,而是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思考、探索研究出数学。为此,这节课一开始就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具体的问题情境:“从十月一日起,小兰的妈妈每4天休息一天,爸爸每6天休息一天,他们打算等爸爸妈妈休息时,全家一块儿去公园玩。那么在这一个月里,他们可以选哪些日子去呢?你会帮他们把这些日子找出来吗?”让学生通过解决这个生动具体的实际问题,获得对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概念内部结构特征的直接体验,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从生活“进到数学”,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反思抽象,引出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等数学概念,并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进一步提炼,总结出求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二、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

如上所述,学生获取知识过程花的时间可能也要稍多一些,但是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当他们面对那些生动有趣的实际问题时,会自觉地调动起已有的生活经验和那些“自己的”思维方式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主动地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用学过的一些方法来展示自己内部的思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清楚地体会到数学的内部联系,而且能真切地体会到数学与外部生活世界的联系,体会到数学的特点和价值,体会到“数学化”的真正含义,从而帮助他们获得对数学的正确认识。

在学会了基本概念之后,引导学生运用列举法找几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练习了完成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其中的规律提出猜想和假设,然后通过每个小组的验证得到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发现了特殊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简便求法,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和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初步的学习数学的方法,培养同学之间的协作精神。

最小公倍数教学反思 第13篇

这一堂课下来总体感觉学生讲得不错,各环节也安排得井然有序,首先是汇报教材基本的知识点,让学生充分理解概念;
接下来利用典型例题让学生充分展示不同的解题思路,进一步巩固相关概念;

最后集体完成相应练习,交流一堂课的收获。学生在认真思考,该讲的也讲完了,但仔细思考后发现在以下几方面还可以进一步的完善:

一、小组汇报与个人汇报有效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汇报积极性

本堂课没有发挥小组的优势,每个学生都是代表自己一个人在讲台上展示,以至于整堂课下来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参与到了课堂的思考中来,课堂显得有些压抑。在汇报时还是应结合小组的优势,让每个上前分享的学生都代表着小组的荣誉与责任,这样能使接受有困难的同学敢于出来发言,因为,即使说错了,还有组长在后面帮助他呢。

二、预设充分,有效点评,及时把握住课堂的生成

在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上,学生想到了很多有意思的方法,课堂上生成不少有价值的东西,但是就是不能很好的用语言去把它描述出来。这时因我课前预设不充分,当时显得有些不知所措,既没有很好倾听学生的想法,在总结时也没有作出有效的点评,没有使问题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还耽误了不少时间。这种情况主要应该是老师在备课时没有充分站在学生的思维上去思考问题,也就是预设不充分,所以在以后备课时光有导学稿还不行,老师应更多的去备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充分考虑到各种情况,这样的话不管课堂出现什么情况,教师都能从容面对。至此,我又总结出一条很可贵的经验:在实施三环节教学中,不但要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教师必须正确、有深度地把握教材,必须充分地备学生!

三、分层设计自学结果检测,培养尖子生

课后级经过与老师的交流,发现整堂课学生缺少静下来练习的时间,而且练习设计上还可以进一步改进。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差异性,既要有大家都必需过关的基础性练习,又要有针对尖子生设计的培优性练习,而且最好是以小条的形式,只有基础练习都过关了才可以将小条发下去,我想这给我以后上练习课指出了一个很好的改进方向。

四、充分利用老师的语言艺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何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让学们说变成学生想说,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经过评课,在这方面也有一些感触。通过这课堂我们发现当你让学生说的时候,学生是处于被动的回答状态,而当你说我有困惑需要帮忙的时候,这时学生就不是回答而是一种教师的身份来进行问题的交流与分享,他们这时往往更容易站出来发言。所以我总结为,作为老师一定要掌握一定的语言技巧,通过自己的语言不动声色的去引导课堂,正如有的老师在评课时说的那样,当想问学生求最小公倍数还有没有其它方法时,不是去问,最好是自言自语“噢,原来这是列举法,是不是只有列举法呢!?”学生在课前自学时已经找到了多种方法,听老师这么一说,肯定会急于上来展示自己的方法,这就很自然地达到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目的。

最小公倍数教学反思 第14篇

一、在操作中生疑

教材之所以选择长方形纸片铺正方形的活动教学公倍数,我想是因为这一活动能吸引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当学生用同一种长方形纸片铺两个不同的正方形,面对出现的两种结果,会提出“为什么有时正好铺满、有时不能”,“什么时候正好铺满、什么时候不能”这些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他们沿着正方形的边铺长方形纸片,就会想到正好铺满与不能正好铺满的原因可能和边长有关,于是产生进一步研究正方形边长和长方形长、宽之间关系的愿望。

二、在交流中感悟

在分析正方形的边长和长方形长、宽之间的关系,按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设计成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联系铺的过程与结果,从两个正方形的边长除以长方形的长、宽没有余数和有余数的层面上,体会正好铺满与不能正好铺满的原因。第二个层次根据正好铺满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不能正好铺满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的经验,联想还能正好铺满边长是几厘米的正方形。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知道这样的正方形有无数多个。

三、在联想中建构

因为学生在四年级(下册)教材里,已经建立了倍数和因数的概念,会找10以内自然数的倍数,因此当教师一旦给学生提供交流讨论分享的平台时,学生思维的火花不断擦亮,有的联想到“能正好铺满边长是6的倍数的正方形”有的联想到“能正好铺满的正方形,边长的厘米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在头脑中将眼前的长方形和正方形,与“倍数”紧紧地联系起来,然后教师及时揭示公倍数的含义,把感性认识提升成理性认识,实现了数与形的完美结合。

最小公倍数教学反思 第15篇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为了让这些枯燥的知识变成鲜活、灵动数学,使学生体会到最小公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课始,创设了生活中的事例,要求用公倍数来求的,这样我把新知找4和6的公倍数融入到学生喜欢的生活中中,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了新知,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教学中,我们不要教给学生现成的数学,而是要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探索研究数学。

因此在研究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时,我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设计了求两数的公因数只有1的情况下,最小公倍数怎样求?两数是倍数关系时最小公倍数怎样求?你是怎么想的?一系列开放的数学问题,每个问题都为学生留出了足够的思维活动空间,让学生在高度的思维状态下,调动大量的原有知识参与新知识的构建。

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自主地在小组内开展了探究性的合作活动,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主地、开放地去探究,生成了各种方案资源。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真正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给我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就是“教学的精彩在于学生的发现。”

最小公倍数教学反思 第16篇

本节课我发现对特殊方法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倍数关系的学生掌握得快,但用乘积找最小公倍数的规律(特点),给学生思考交流的时间有些少,学生找到的特点有局限性,老师也没有及时给予提示。

比如:当是奇数和偶数时,最小公倍数不一定就是这两数的乘积。如6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18而不是54。这一特点是偶然现象不是普遍规律。可引导学生对四组数字再比较,引导发现他们因数的特征(公因数只有1)使学生形成准确的认识。造成这一失误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时间的紧,另一方面担心复习公因数会影响新知识的学习。其三是对教材的钻研不够,自己对这一部分知识把握也不准。其次,由于在时间的控制上不恰当,后面部分任务还没有完成。

最小公倍数教学反思 第17篇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是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学生要真正理解这些概念较为困难。但五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已经很丰富了,而且他们思维活跃,喜欢自我挑战。对于新知识总喜欢自己探索,并且喜欢寻找与他人不同的看法。因此,我在教学时,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究,在探究的基础上我作一些适当的指导。这节课也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反思自己的教学,我有下列体会。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推进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有规律可循,又有灵活的生成和不可预测性。只有通过课堂生成资源的适度开发和有效利用,才能促进预设教育目标的高效率完成或新的更高价值目标的生成。这节课,学生的新发现为我提供了一个宝贵的课堂再生资源,我充分利用了这份宝贵的资源,让学生自己探索问题并解决问题。回想起在我平时的教学中,也有这样的机会,当时没有敏锐的捕捉并加以利用,是多么的可惜啊。所以,教师应该重视课堂教学中突发的每件事,善加捕捉与利用。因为学生不是一个容器,而是一枝需要点燃的火把。我们只有珍惜和利用课堂生成资源,就能创建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在此过程中提升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质量。

本节课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学生之所以有更多不同的想法,是因为课堂上学生有了更多的与小组同学交流不同的机会。能有勇气在师生共同交流时挑战权威,提出不同的看法的学生还是少数,但在小组里交流情况就完全不同,学生在这里更会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当然就会有更多的思维火花。因此,在课堂上如何把小组合作用到实处,用到好处,也给我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

最小公倍数教学反思 第18篇

今天教学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首先我复习:

1、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的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2、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3、怎样找一个数的倍数?

其次,在引入的环节,我用学生喜欢的故事和动画来展示:在美丽的洪泽湖边上有一个小渔村,村里住着一老一少两个渔夫。今年,他们从4月1日一起开始打鱼,并且每个人都给自己定了一条规矩。老渔夫说:“我连续打3天鱼要休息一天。”年轻渔夫说:“我连续打5天鱼要休息一天。”有一位城里的朋友想趁他们一起休息的日子去看望他们,那么在这个月里,他可以选哪些日子去呢?你会帮他把这些日子找出来吗?听了这个故事之后,学生积极性很高。

学生对公倍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使用省略号方法学生没有掌握好。如:6和9的公倍数后面要用省略号,30以内6和9的公倍数后面要不用省略号。

最小公倍数教学反思 第19篇

教学目标:

(一)进一步理解并掌握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分清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培养学生仔细、认真的做题习惯和比较的思维方法。

(三)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异同点的比较。

教学用具:教具:小黑板,投影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什么叫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怎样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2、求下面各题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口答)

8和16,13和26,2和9,7和15

教师:对上面几道题你是怎么想的?各有什么特点?

明确:①两个数有倍数关系,最大公约数最较小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数。

②两个数互质,最大公约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乘积。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4。

求30和45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口述教师板书。33045

51015

23

30和45的最大公约数是:3×5=15

33045

51015

23

30和45的最小公倍数是:3×5×2×3=90

教师:观察上面两道题,谁能说出求最大公约数和求最小公倍数有什么地方相同?什么地方不同?(讨论)

在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出下面的结论。

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相同点

都要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不同点

只要把除得的除数相乘

把除得的除数和商都相乘

教师:为什么求最大公约数只要把所有除数乘起来,而求最小公倍数就要把所有除数和商都乘起来呢?

明确:求最大公约数是两个数公有质因数的积;
求最小公倍数既要包含两个数公有质因数,又要包括各自独有的质因数。

教师:既然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短除过程是相同的,那么,我们就可以用一个短除式来表示。例4怎样做简便?(由学生完成。)

2.出示做一做。

根据下面的短除,你能很快说出42和56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吗?

24256

72128

34

(三)巩固反馈

1.求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30和18,75和35,16和72

9和31,20和12,100和30

2.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①互质的两个数没有最大公约数;

②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倍数;

③a与b的最大公约数是1,那么a与b的最小公倍数是ab;

④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可以用这两个数的公约数连续去除。

⑤17和51的最大公约数是17,

最小公倍数是:17×51=867。

3.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

(1)已知甲、乙两个数互质,那么甲、乙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①1,②甲,③乙,④甲×乙

(2)已知a=2×3×2,b=2×3×5,那么a,b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①2×3②2×3×2③2×3×5④2×3×2×5

(四)课堂总结(学生总结)

1.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用一个短除式。

2.求最大公约数把所有的除数乘起来,求最小公倍数把所有的除数和商乘起来。

(五)布置作业:课本65页练习十一,11、12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新课教学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教学例4,由学生独立求出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第二部分,对比例4中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的求法,讨论它们有什么异同点,结合算理找出解法不同之处的内在原因,从而总结出结论。

教学反思:知其然且知所以然——摆脱纯技能的训练

本节课教学是在学生学习分别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区分并深入理解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在掌握方法时还需要多问一个为什么。比如求30和45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中,为什么3×5=15是两数的最小公倍数,3×5×2×3=90是两数的最小公倍数?对于这一点,应该让学生透过题目表面的理解,寻求对它本质的掌握。教学中在安排学生独立完成例题后,分组讨论此题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有什么异同点,由学生列表得出结论。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求最大公约数是把所有除数相乘,而求最小公倍数是把所有除数和商相乘?使学生深入、透彻地理解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或许,这样的题目经过机械的训练,也能达到会做类似的题目的效果,但是如果换成12=2×2×3,30=2×3×5,求12和30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你还能保持高的正确率吗?恐怕很难。甚至还会有这样的题目:m=a×b×c,n=a×c×c,求m和n的最小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恐怕这次做对的就更少了。所以只有学生明白了算理:两数最大公约数是两数的所有公有的质因数的乘积,两数最小公倍数是两数所有公有的质因数和独有的质因数的乘积,才能有效正确地解答。

所以,在进行技能训练的时候,还要多问一个为什么,让学生搞清楚算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同时培养了学生严谨治学、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及比较的能力。

最小公倍数教学反思 第20篇

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有几种情况,一种是大数是小数的倍数,一种是两个数是互质数,还有一种是既不是互质数也不是倍数关系。

对于第三种情况,新课标的要求是用列举的方法一一列举出两个数所有的倍数,再找两个数公有的倍数中最小的。这样教学,对于学生来说好理解,但是,实际教学是有部分学生不好掌握,所以就补充了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效果还是不错。在用短除法的来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非常简单的,因为在前面有了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也是用短除法来求的,短除法的方法应该是一致的,重点也是让学生判断是不是除到末尾的两个数是不是互质数了,书本上说把所有的除数和商乘起来,我觉得这样的说明未必太简单了,怎么把这些乘起来就是最小公倍数了呢?其实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可以更加深入的进行探讨,所有的除数就是两个数公有的因数,所有的商就是不公有的因数,12=2×3×2 30=2×3×2×5 这两个数共有的因数是2、3不公有的因数是2、5,所以他们的最小公倍数是2×3×2×5=60。

我觉得这样的教学才能使学生对最小公倍数理解的更加深透。另外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互质的两个数判断不是很熟悉。对倍数关系的两个数,互质数的最小公倍数没有灵活应用。

通过学习,使每一个孩子都能会用不同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小众怒难犯倍数。

最小公倍数教学反思 第21篇

本节课较好地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通过“动手操作——想象延伸——揭示概念——自主探索方法——巩固练习”这样的教学结构,来认识来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找到了求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师细致分析教材和学生,精心设计提问和课件,使数学活动真正地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中教师语言精练、提问有效,学生在操作、观察、思考、比较等活动中,逐步体会到了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在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探索中进行了思维训练,如例1:学生动手操作、课件演示后,得出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能正好铺满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不能正好铺满边长是8厘米的正方形的结果后,学生又围绕用这样的长方形纸片还能正好铺满边长多长厘米的正方形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互相交流、积极发言。有的说:找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数,有的说:直接找6的倍数就行,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出了好多数,12、24、36,有的同学及时补充18、30、42,还有48、54、60、66、72、84、96等,学生体会到这样的数有无数个,这时教师进一步追问:108可以吗?促使学生更深一步思考,学生马上想到说:个位是8、各个数位的和是9,可以,应用以前学的2的倍数、3的倍数的特征来判断,思维逐步深入。在学生充分感知、思考的基础上,自己发现刚才说的一串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自己总结出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点明了课题。这一片段,既进行了思维训练,又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是单纯地模仿记忆,而更重要的"是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又在整理、归纳、交流的活动中,在层次清楚、形式多样的练习中丰富了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了能力。总之,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和数学学习是主动建构的理念。但还需在加强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注意学生的反馈情况、注意更多关注后进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等方面努力。

从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来看是比较合理的,在课堂上对学生评价方面做的也比较到位,特别是对学困生的关注方面还是比较好的,本篇教案面向大多数学生,但是也存在很多的缺点。

1、在难点突破方面做的不够到位。

2、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对数学术语说的不够准确。

希望听课的领导教师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最小公倍数教学反思 第22篇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理解和掌握了倍数的含义,初步学会了找一个数的倍数。

例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在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铺满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后,得出结论,6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所以能正好铺满这个正方形。根据这一发现,继续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长方形还能铺满边长是多少厘米的正方形?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分析、比较后发现还能铺满边长是12厘米、18厘米、24厘米……的正方形。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后还发现2和3的公倍数6、12、18、24等数还具有如下特征:(生1)都是双数,各个数位上的和又是3的倍数;
(生2)6+6=12,12+6=18,18+6=24;
(生3)2×6=12,3×6=18,4×6=24。根据以上规律,学生总结只要找到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就能找到其它的公倍数。这一发现对于找两个数的公倍数有着重要价值。

之后,找6和9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很多学生也是根据以上规律,先找到了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再根据最小公倍数去找这两个数其它的公倍数。但也有几个学生出现了如书上的第1种方法,先依次分别写出6和9的倍数,然后再找出它们的公倍数。接着,我再向学生介绍了书上的第2种方法,先找出9的倍数,再从9的倍数中找出6的倍数。当我提问为什么先找出9的倍数时,学生回想以前在做一一列举时也是用的这种方法,先列举大的数的倍数可以少写一些倍数。等以后熟练后应用这种“大数扩大法”会很简捷,所以我也比较倾向于这种方法,学生先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固然简单,但数据一大就很难一眼找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因此,我建议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最后,集合图的呈现,我改变了原来教学设计中的直接出示集合图的数据,而是在黑板上画出集合图,先引导学生观察图的特征,介绍集合图的填写方法,再让学生自己独立填写。这比直接出示引发学生的思考,如:公倍数写在中间,两边写倍数时就不要重复写了;
写倍数和公倍数时都要加省略号,这些都是学生在独立填写中发现并提醒其他同学注意的地方。

因本课的学习内容较多,所以我放慢了速度,练习题都在下一节课完成,让学生先把以上的内容吸收消化了。下一节课中什么时候加省略号,什么时候不用加,求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时的书写格式,都是要加以强调的。

推荐访问:最小公倍数 反思 热门 最小公倍数教学反思热门22篇 最小公倍数教学反思(热门22篇) 最小公倍数教学反思的亮点和不足之处

版权所有:聚席文档网 2017-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聚席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聚席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70579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