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对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畅享(精选文档)

时间:2022-06-21 09:55: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我对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畅享(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我对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畅享(精选文档)

我对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畅享3篇

第1篇: 我对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畅享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1年7月23日至31日  地点: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 浙江嘉兴南湖游船  

大会讨论了政治形势、党的基本任务、党的组织原则和组织机构等问题,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党实现这一奋斗目标的途径是“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所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犹如一轮红日在东方冉冉升起,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这是近代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2年7月16—23日  地点: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 (今成都北路7弄30号,当时为李达寓所) 

 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大会宣言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它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这是党的最高纲领。为了实现党的最高纲领,大会宣言指出:“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本部 ( 东三省在内 ) 为真正民主共和国”。这是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党的最低纲领。中共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大会的不足之处是,对于民主革命中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问题,对于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的联系问题,认识尚不清楚。对于工农联盟的问题,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以及建立工农政权等问题,也都还 没有认识。中共二大之后,党中央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为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而斗争的新征途

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3年6月12-20日  地点:广州东山恤 孤院路后街31号(今恤孤院路3号)  

第三次代表大会正确地决定了与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和政策。大会通过的宣言指出:“中国共产党鉴于国际及中国之经济政治的状况,鉴于中国社会的阶级工人、农民、工商业家 ) 之苦痛及要求,都急需一个国民革命。拥护工人农民的自身利益是我们不能一刻勿忘的;
对于工人农民之宣传与组织是我们特殊的责任,引导工人农民参加国民革命更是我们的中心工作。我们的使命是以国民革命来解放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的阶级。”大会通过的《关于国民革命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指出:“依中国社会的现状,宜有一个势力集中的党为国民革命运动之大本营,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此次全国大会亦通过此议决。”

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5年1月11-22日  地点:上海 

 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问题,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不断在斗争实践中总结经验努力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逐渐地运用于中国的革命实际,为随后出现的革命新高潮作了思想上、理论上和政策上的准备。表明党在革命理论和革命策略上有很大的进步,初步形成了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但是,大会对于怎样取得领导权、怎样实现工农联盟的问题,缺乏具体明确的主张,没有认识到解决农民土地问题、革命武装问题和革命政权的重要性。

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7年4月27日一5月10日  地点:武汉汉口  

这次代表大会是在大革命的紧急关头召开的。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接受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七次扩大会议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案,纠正陈独秀的机会主义错误,并决定党的重大方针政策。陈独秀主持开幕式,并代表上届中央委员会作了《政治与组织的报告》。报告的整个基调是右倾机会主义的,既没有正确地总结经验教训,也没有提出挽救时局的方针和政策,并为过去的错误进行辩护,继续提出了一些错误的主张。陈独秀报告之后,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罗易作了题为《中国革命问题和无产阶级的作用》的讲话。接着,大会代表对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作了一定的批判。瞿秋白把自己写的批判陈独秀错误的《中国革命中之争论问题》的小册子,印发给大会代表,并作了系统发言。蔡和森在发言中指出:中国小资产阶级政党(国民党)过去之弱点及现在动摇,说明能领导革命到底并取得胜利的只有无产阶级政党。我们应以坚决的无产阶级的领导去制胜小资产阶级的动摇与犹疑。毛泽东批判了陈独秀在对待农民问题上的错误,主张把农民组织起来,武装起来,迅速加强农民斗争。

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占统治地位的情况下召开的。大会虽然对陈独秀的错误进行了批评并作出了新的基本正确的议决案,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认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根源及其危害,因而没有采取坚决的组织措施。虽然对蒋介石的反革命本质有所认识,但对于统一战线内部的汪精卫反革命集团没有认识,完全丧失革命警惕。这次大会没有能够担负起在危急关头挽救革命的任务。

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8年6月18日一7月11日  地点:莫斯科近郊兹维尼果罗德镇“银色别墅”  

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基本正确的路线。肯定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指出引起中国革命的基本矛盾一个也没解决,确定中国现阶段的革命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出民主革命的十大政治纲领。但是大会对中间阶级的两面性和反动努力的内部矛盾,缺乏正确的估计和政策;
对大革命失败后所需要的策略上的有秩序的退却,对农村革命根据地重要性和民主革命长期性也缺乏必要的认识。

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  地点:延安

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民主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它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史册。大会正确总结了党领导中国革命的斗争经验,制定了“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的政治路线,也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的路线,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全党一切工作的指针,标志着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达到空前的团结与统一,为迎接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56年9月15日-27日  地点:北京政协礼堂

  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会议。大会提出了国内主要矛盾的新结论,作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
大会坚持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大会提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方面的新构想,提出继续加强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进一步扩大国家的民主生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大会强调加强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大会确定的政治路线是依靠已经获得解放和已经组织起来的几亿劳动人民,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充分利用一切对我们有利的条件,尽可能迅速地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八大的路线是完全正确的。但是由于当时党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准备不足,八大提出的路线和许多正确意见后来没能在实践中坚持下去。

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69年4月1-24日  地点:北京

 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政治报告和党章,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错误实践合法化.加强了林彪江青集团在党中央的地位。这次代表大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完全错误的。

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73年8月24-28日  地点:北京

  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充分肯定了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同时继续了“九大”的错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错误理论,强调在整个社会主义阶段中始终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强调党内两条路线斗争将长期存在

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77年8月12-18日  地点:北京

  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虽然宣告“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但并没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反而加以肯定。这次代表初步总结了粉碎“四人帮”斗争的经验,强调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对于动员全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和华国锋推行“左”倾错误的影响,未能完成从理论到党的指导方针上根本拨乱反正的任务。

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82年9月1-11日  地点:北京

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根据邓小平提出的指导思想。即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明确规定了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这就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十二大的召开,标志着拨乱反正任务的基本完成,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新局面的开始。

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87年10月25-11月1日  地点:北京

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论述了我国所处的历史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92年10月12—18日  地点:北京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全面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十四年伟大实践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坚持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党的基本路线,加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大会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97年9月12-18日  地点:北京

  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大会一致赞同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明确写进党章。江泽民在代表十四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中,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领域改革和发展进行了部署;
对国防和军队建设进行了部署;
强调坚持“一国两制”方针,最终实现祖国的完全统 ] 对国际形势进行了深刻分析并提出了对外工作的各项方针;
强调实现确定的战略目标和各项任务,关键在于坚持、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大会批准了这个报告,高度评价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的工作。大会强调,全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不动摇。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经济体制改革要有新的突破,政治体制改革要继续深入。精神文明建设要切实加强,各个方面相互配合,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2002年11月8-14日  地点:北京

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江泽民代表十五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在新世纪坚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等重大问题,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奋勇前进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大会一致同意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大会同意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强调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求必须毫不放松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号召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万众一心,奋发图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

  北京召开。大会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胡锦涛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大会的突出贡献,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行了深刻阐述,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明确要求。

  

第2篇: 我对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畅享

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后南湖)召开。出席大会的各地代表共12人。

意义: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召开。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最低纲领即中国现阶段的革命任务是:“(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最高纲领,即“它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这次大会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为中国各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

3: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广州召开。

这次大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全体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问题。

党的“三大”所确定的建立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使共产党活动的政治舞台迅速扩大,加速了中国革命的步伐,为波澜壮阔的第一次大革命作了准备。

4: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5年1月11日至22日在上海举行。

党的“四大”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问题的阐述,表明党已经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要点提出来了,对中国革命规律的认识又前进了一步。

5: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在当时革命的中心武汉召开。

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虽然召开在革命的危急关头,却没有承担起挽救革命的任务。但周恩来、任弼时等一批对陈独秀的右倾错误有所认识、有所抵制的同志,被选进了新的中央委员会,这为后来纠正陈独秀的右倾错误,提供了组织上的准备。

6: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莫斯科举行。大会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和瞿秋白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指出中国的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现阶段的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的中心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实行土地革命,建立工农民主专政。并指出党在当时的总任务是争取群众,准备暴动。这次大会的路线基本上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7: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举行。大会通过了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朱德《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大会提出党的政治路线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大会强调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大会通过的新党章强调了群众路线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这次大会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为抗日战争和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8: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大会通过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和新党章。规定了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强调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这次大会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9: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69年4月1日─24日在北京举行。九大自始至终被强烈的个人崇拜和“左”倾狂热气氛所笼罩。它加强了林彪、江青等人在党中央的地位,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更加合法化。实践证明,九大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

10: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73年8月24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

11: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77年8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12: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82年9月1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

邓小平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命题。

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党成功地实现了具有重大历史性意义的伟大转变。

它开始把中国带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的政治轨道,并以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而永远载入史册。

13: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举行。

  报告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指出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括如下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并且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的一切工作都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报告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客观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我国从50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的任务是,逐步摆脱贫穷、落后,由农业人口占多数的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国,逐步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工业国;
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变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根据这个理论,报告明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就是: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条基本路线,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改。它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路线的继续、丰富和发展,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精辟的理论阐释。据此,报告分别提出了发展经济战略、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中的党的建设、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等诸方面的基本方针。此外,报告还规定了6个方面的长远性指导方针。

14: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92年10月12~18日在北京举行。

从十四大起不再设立中央顾问委员会。

十四大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第一,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决策和战略部署。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能不能加快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因此,十四大对经济发展速度作了大幅度的调整,决定将90年代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由原定的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6%调整为增长8%至9%。十四大还对加快经济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提出了必须努力实现的十个方面关系全局的主要任务。第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十四大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第三,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这是十四大最突出的特点和最重要的贡献。邓小平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十四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概括,并将这一理论及以此为基础的党的基本路线写进了党章。

15: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

江泽民在报告中,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作了深刻的阐述。他还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作了论述。他指出,这些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江泽民指出,实现这次大会确定的任务,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关键在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进一步把党建设好。他强调,要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对腐败,从严治党。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总结了我国改革和建设的新经验,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把依法治国确定为治国的基本方略,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定为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党和十五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

16: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江泽民同志代表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报告共分十个部分: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三年的基本经验;
二、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四、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
五、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
六、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
七、国防和军队建设;
八、“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九、国际形势和对外工作;
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17: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是:

  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
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
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
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这些情况表明,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8: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中共十八大)于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召开。

中共十八大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总结过去5年的工作和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实践,回顾总结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全面审视当今世界和当代

中国发展大势,全面把握我国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对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战略部署,进一步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第3篇: 我对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畅享

第一届 1954年9月~1959年4月 刘少奇

一次会议(1954年9月):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五个组织法;通过政府工作报告,选举国家领导工作人员

二次会议(1955年7月):通过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4年国家决算和1955年国家预算、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决议;制定兵役法

三次会议(1956年6月):通过1955年国家决算和1956年国家预算;批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

四次会议(1957年6月):通过政府工作报告、1956年国家决算和1957年国家预算、1957年度国民经济计划;决定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

五次会议(1958年2月):通过1958年国家预算、1958年国民经济计划;批准汉语拼音方案;周恩来总理作关于目前国际形势和我国外交政策的讲话

第二届 1959年4月~1965年1月 朱 德

一次会议(1959年4月):通过政府工作报告、1959年国民经济计划、1958年国家决算和1959年国家预算、关于西藏问题的决议;选举国家领导工作人员

二次会议(1960年3~4月):通过1960年国民经济计划、1959年国家决算和1960年国家预算、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周恩来总理作关于目前国际形势和我国对外关系问题的讲话

三次会议(1962年3~4月):通过政府工作报告、1960年国家决算,确定发展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四次会议(1963年11~12月):通过1964年度国民经济计划、1963年国家预算和1964年国家预算初步安排、关于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议

第三届 1965年1月~1975年1月 朱 德

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1964年12月~1965年1月):通过政府工作报告、1965年国民经济计划主要指标和1965年国家预算的初步安排;选举国家领导工作人员

第四届 1975年1月~1978年3月 朱 德

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1975年1月):通过政府工作报告;修改宪法;选举国家领导工作人员

第五届1978年3月~1983年6月 叶剑英

一次会议(1978年2~3月):通过政府工作报告;修改宪法;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选举国家领导工作人员

二次会议(1979年6~7月):通过政府工作报告、1979年国民经济计划、1978年国家决算和1979年国家预算;修改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选举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制定刑法、刑事诉讼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作出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要决策

三次会议(1980年8~9月):通过1979年国家决算和1980年国家预算;制定国籍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婚姻法;决定全面修改宪法并成立宪法修改委员会

四次会议(1981年11~12月):通过政府工作报告、1980年国家决算和1981年国家概算执行情况的报告、1982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要点;制定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经济合同法,原则批准民事诉讼法草案

五次会议(1982年11~12月): 通过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过“六五”计划、关于1982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1983年国家预算的决议;修改选举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决定恢复《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第六届 1983年6月~1988年4月 彭 真

一次会议(1983年6月):通过政府工作报告;198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1982年国家决算;选举国家领导工作人员

二次会议(1984年5月):通过政府工作报告、198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1983年国家决算和1984年国家预算;通过民族区域自治法和新的兵役法;决定设立海南行政区

三次会议(1985年3~4月):发展计划、1984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1985年国家预算的报告;批准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决定授权国务院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等方面可以制定暂行规定或者条例;制定继承法

四次会议(1986年3~4月):通过“七五”计划纲要,1985年国家计划执行情况与1986年计划决议,1985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1986年国家预算决议;通过了民法通则,义务教育法,外资企业法

五次会议(1987年3~4月):通过政府工作报告,1986年国家计划执行情况与1987年计划决议,1986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1987年国家预算决议;原则批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通过七届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授权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中葡两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联合声明的决定

第七届 1988年4月~1993年3月 万 里

一次会议(1988年3~4月):通过政府工作报告,1987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1988年国民经济计划和国家预算草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通过宪法修正案、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通过成立澳门基本法起草委员会、设立海南省、建立海南经济特区的决定;选举国家领导工作人员

二次会议(1989年3~4月):通过政府工作报告、1988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1989年国民经济计划和国家预算草案;通过行政诉讼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以及关于国务院提请审议授权深圳市制定经济特区法规和规章的议案决定

三次会议(1990年3~4月):通过政府工作报告、1989年国家计划执行情况、1990年国民经济计划和国家预算草案;接受邓小平辞去军委主席职务的请求;通过香港行政区基本法和相应的决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修正案、选举军委主席、副主席

四次会议(1991年3~4月):通过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1990的国家计划执行情况与1991年计划决议,1990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1991年国家预算决议;通过刑事诉讼法修改草案,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选举国家领导工作人员

五次会议(1992年3~4月):通过政府工作报告,1991年国家计划执行情况与1992年计划决议,1991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1992年国家预算决议;通过了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议案的决定;通过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法,工会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八届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

第八届1993年3月~1998年3月 乔 石

一次会议(1993年3月):通过政府工作报告、1992年国家计划执行情况与1993年计划决议,1992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1993年国家预算决议;通过澳门基本法,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及相关决定,授权人大常委会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的预备工作机构的决定

二次会议(1994年3月):通过政府工作报告、1993年国家计划执行情况与1994年计划决议,1993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1994年国家预算决议;通过预算法;授权厦门市人大制定法规和规章在厦门经济特区实施

三次会议(1995年3月):通过政府工作报告、1994年国家计划执行情况与1995年计划决议,1994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1995年国家预算决议;通过教育法,中国人民银行法

四次会议(1996年3月):通过“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及关于纲要的报告;1995年国家计划执行情况与1996年计划决议,1995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1996年国家预算决议;通过行政处罚法,修改刑事诉讼法,授权汕头市和珠海市人大分别制定法规和规章在各自的经济特区实施的决定

五次会议(1997年3月):通过政府工作报告,1996年国家计划执行情况与1997年计划决议,1996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1997年国家预算决议;通过刑法,国防法,九届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九届人大代表的办法;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

第九届 1998年3月~2003年3月 李 鹏

一次会议(1998年3月):通过政府工作报告、199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199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及199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

选举决定产生了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

二次会议(1999年3月):通过政府工作报告、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199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及199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通过澳门特别行政区全国人大代表产生办法。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三次会议(2000年3月):通过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199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及200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

通过立法法。

四次会议(2001年3月):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及关于纲要报告的决议;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执行情况与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200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及200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通过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修正案;补选九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

五次会议(2002年3月):通过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通过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200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及200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等决议,通过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

第十届 2003年3月~2008年3月 吴邦国

一次会议(2003年3月):审议和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总结了五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有益经验,明确提出当年和五年的工作部署。会议依法选择和决定任命了新一届国家领导人员

二次会议(2004年3月):

三次会议(2005年3月):

四次会议(2006年3月):

五次会议(2007年3月):

第十一届 2008年3月~2013年3月 吴邦国

一次会议(2008年3月):

二次会议(2009年3月):

三次会议(2010年3月):

 渺渺红尘,茫茫人海,没有过早,也没有太晚,遇见的自然是恰逢其时。

  有人说,这世间的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惟有父母与子女,是为了别离。

  父母为自己付出的,永远是百分之百的绵绵恒爱。每当看到满头如雪,弯腰驼背,步履蹒跚的父亲母亲,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他们曾用最纯朴、最勤劳的方式为自己撑起过一片天,现如今却是衰老伴着他们走过一年又一年。

  于父母眼里,自己就像飘在天空的风筝,无论飞得多高多远,他们也舍不得松开牵挂的那根线。这种深厚的爱,若高山阔海,就算用一辈子的时间,恐怕也回馈不完 .想来那句: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应是最好的报答。

  记得一首《友情》的歌,里面那段歌词格外打动人:友情,人人都需要友情,不能孤独,踏上人生的旅程……

  听完,特别想感谢那些出现在自己不同人生阶段的朋友,感谢这一路上你们给予的支持和鼓励。此生何其幸运,能成为彼此的亲密挚友。除了家人,最熟悉我的还有你……

  童年,一起玩耍嬉戏;
少年,一起努力学习;
青年,互相聆听各自的小秘密;
愿中年的彼此,都能好好保重自己;
愿我们老的时候还能一起喝茶、一起聊聊不太完美的却又共同参与过的往昔。人生能有三五知己,懂得自己,足矣!

  佛说,每一次相遇都是一场修行。想必爱情更是如此。

  于风雨兼程的人生里,在五味杂陈的生活中,谁是谁的月下客,谁是谁的心上人,谁与谁会一见倾心,谁与谁能相伴到岁末晚景,凭的就是一份缘。

  感谢即将成为自己人生中最亲爱的你,相遇是缘,相恋是爱,相守是情。

推荐访问:

版权所有:聚席文档网 2017-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聚席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聚席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70579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