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读书心得

时间:2022-06-11 16:00:05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读书心得,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读书心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读书心得4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读书心得篇1

试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摘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和历史新时期,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找到了一条振兴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唯一正确的理论和道路。实践表明,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也不可能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同时也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引导中国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正确道路,必须始终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同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也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走向新的更大辉煌。

关键词: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共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主题,根据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当今世界的巨大变化,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前提。1982年9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涵盖很多内容,党的十五大把这一理论体系称之为邓小平理论,并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不仅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而且还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并具体的表述。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至少包含下列内容: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任务是多重的,比如: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这些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和基本目标,但中心任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因为只有搞好经济建设,整个现代化建设才能有物质基础上的保证。另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还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关键。历史和现实都业已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否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占有一席之地,关键是它的经济实力。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最根本的本质特征。在现阶段,虽然允许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的存在和发展,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能动摇。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前提下,可以鼓励并支持多种所有制形式,也就是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3.坚持解放思想和推进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大法宝。解放思想就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主观和客观相结合、就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必须立足总结党治国理政取得的丰富经验和理论成果,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今天发展的大好局面。坚持解放思想和推进改革开放,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内在要求,我们必须思想上更加清醒、政治上更加坚定、作风上更加务实,才能不断推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进程。

4.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期坚持的根本指针。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保持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顺应世界潮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需要,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及科学内涵,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各方面的工作中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坚持科学发展观作为统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指针。

5.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谐社会,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体现为目标和过程的统一。作为目标,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同人类孜孜以求的远大理想相一致的;
但作为过程,构建和谐社会是分阶段的、有层次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要清醒地认识到,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和逐步实现的持续过程,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按规律办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相信随着和谐社会建设的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必定走向新的更大辉煌。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七大是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这次大会的一个重大理论贡献,就是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样一个重大的科学理论命题。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这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是我们党长期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带领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精神,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在新时期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民主法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科学发展、党的建设等方面坚持不断探索,最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集中表现了在理论上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创新和发展。它第一次初步地、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怎么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根本保证。在这一理论体系指引下,使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践表明,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也不可能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问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努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统一思想,使其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懈奋斗的坚定信念,转化为指导我们改造世界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和行为准则,把这一成果贯彻落实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总结前人和别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最符合中国国情的,是具有旺盛活力和广阔前景的,是确保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必然要求,同时也决定了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才能指导中国健康平稳的向前发展。

中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1840年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民族危机、社会危机空前沉重。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但都一次次失败了。之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帝制,但是试图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却没有走通。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只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指导思想,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

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在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才找到了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这是因为,在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望照搬书本、照搬外国,是根本行不通的,必须从我们自己的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开辟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和建设道路。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和历史新时期,通过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找到了一条振兴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唯一正确的理论和道路。这是一条逐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的幸福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了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我们在改革开放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通过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所以这些,都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原则,都是在脚踏实地地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同时,也要看到,由于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样的基本国情又决定了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必然会具有更多的中国特色。

实践证明,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才能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万众一心地创造自己美好生活;
才能保证国家独立、民族富强、社会和谐,使社会主义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才能保证公民的合法权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比以前深刻得多了,有助于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地和坚定地贯彻落实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和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形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的完善,所有这些都是建立在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基础上的,决定和预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参考文献:

[1] 王秀云著:《社会主义三次历史性飞跃新论》,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

[2] 冯秀珍著:《社会主义发展史纲》,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3] 王鑫著:《社会主义建设基本经验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 叶笃初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读本》,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读书心得篇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内容摘要:

中国文化,亦叫中华文化、华夏文化 或华夏文明 ,是中国56个民族文化的总称。且流传年代久远,地域甚广,被称为“汉文化圈”,特指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从康梁的维新变法、何子渊的教育革新,再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无一不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规律及其成果的文化,是源于人民大众实践又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文化,是继承人类优秀精神成果的文化,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对中国文化的扩展与提升,而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在“中国梦”的实现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人类思想文化的发展,犹如一条长河。要川流不息,奔腾向前,既不能塞其源,也不能断其流。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文化传承,都是在既有文化传统基础上进行变革、创新与发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充分认识我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正确对待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五千年,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这个是多少国家都羡慕不来的东西。美国如此强大,也才200年历史,他们没有所谓的传统文化。

中国这么久的文化历史,作为国人,我觉得是一件非常骄傲的事情。中华文化不但对韩国和日本,还对菲律宾、新加坡、越南等东南亚、南亚国家和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郑和七下西洋更加深了这种文化的传播和辐射,并由此形成了世所公认的以中华文化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国际地位的提高,世界各国包括亚洲、欧洲在内的一些国家都对中华文化给予了高度的认同和重视 。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璀璨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上,我们的古人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贡献了众多泽及人类、深刻改变世界面貌的发明创造。古代中国在天文历法、地学、数学、农学、医学和人文科学的许多领域,都曾独步一时。直到15世纪以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保持了千年的领先地位。中华文化具有海纳百川、地承万物的气魄,因兼容并蓄而丰富多彩,因推陈出新而充满活力,因特色鲜明而远播四方。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过程,也应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创造性转化、实现新的升华的过程。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的价值,强调以民为本。早在千百年前,中国人就提出“天地之间,莫贵于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主张治国须利民、裕民、养民、惠民。我们继承发扬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人当做主体、把人当做目的,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坚韧刚毅,强调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生生不息、发展壮大,历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馁,靠的就是这样一种奋发图强、坚韧不拔的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人民所展现出的进取精神、创造热情与顽强毅力,在应对各种艰难困苦和严峻挑战中焕发出来的伟大力量,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精神的生动写照。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和而不同”,强调社会和谐。中国人早就提出了“和为贵”、“和合”的思想,追求人际和谐、身心协调、天人合一的境界,崇尚“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美好人格,向往“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今天,我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实现物质和精神、民主和法治、公平和效率、活力和秩序的有机统一,便是对注重社会和谐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协和万邦”,强调亲仁善邻。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中国在对外关系中始终秉承“强不执弱”、“富不侮贫”的精神,提倡“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主张吸纳百家优长、兼集八方精义。今天,我们继承爱好和平的优良传统,就是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概言之,中国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醇厚中和、刚健有为的人文品格和道德风范,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影响,为中国人的文化性格和行为方式的形成奠定了历史基础,而且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已经产生并将继续产生重要影响。中华文化是我们共同的骄傲、共有的财富,是抹不去的生命“痕迹”。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是中华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有责任、有义务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照耀中华数千年的文明之光在当代中国熠熠生辉、发扬光大。

同时,应当看到,作为历史产物的中国传统文化也有其历史局限性,它既包含有许多优秀成分,也不可避免地混杂着某些糟粕成分。特别是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封建主义思想文化根深蒂固。这种糟粕成分,集中表现为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文化。比如,官僚主义、等级观念、特权思想、家长制作风、迷信活动等。在当今社会,这些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依然存在。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文化腐蚀人的心灵、败坏社会风气,影响和阻碍社会发展。“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发展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必须坚决抵制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文化。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抵制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关键是要对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科学梳理,在继承中创新,在实践中发展。毛泽东同志历来主张:对于传统文化,一定要用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进行分析,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反对食古不化。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反复强调,要积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努力改造落后的文化。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上,我们要采取“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针,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辨析、剔除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成分,同时结合时代特征,继承、发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努力在承前启后、推陈出新中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加强道德文明建设,争做文明中国人

中国与西方国家不一样,西方国家是依法治国,而中国强调的是以德治国。没有所谓的优劣之分。中国庞大的社会体系已经几千年的历史决定了很多东西短时间内无法改变。打个比方,众所周知,很对国家对中国人的行为习惯很是不满,比如随地乱扔垃圾或者随地吐痰这个问题,这是所有中国人民需要反思的地方。许多国家从很久之前就对随手扔垃圾这个习惯管得特别严,比如德国,他们公共场所从来不会出现垃圾果壳,也不会有居民会有随地吐痰的习惯,之所以会有这个情况,是因为他们的法律规定。只要有人随手乱扔垃圾,都是会罚款或者拘留的,只要你随地吐痰,影响更大,你家里的小孩都是会被学校开除的,久而久之,他们便不会随手乱扔垃圾了。而中国呢,这些都是隶属于道德管辖的范围,我们相信的是“人之初,性本善”,所以从来不会用法律条例来约束这些行为道德,然而也是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肆无忌惮,养成了种种“社会病”。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因此,为彻底根除这种病灶,必须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整治道德问题,重在道德建设。整治道德领域的突出问题,必须坚持法律与道德并重,既要严惩突破道德底线、丧失道德良知的违法行径,实行“零容忍”;
更要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道德水平。事实证明,经济发展越是关键时期,社会转型越是关键时刻,越是要重视和加强道德建设。

加强道德建设,需要终身学习和修养。道德乃做人之本,成事之基。道德的自觉,源自人的修炼。道德建设,贵在养成。只要每位将道德的要求转化为日常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方式,“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加强道德修为,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向上向善,循序渐进,就会成为有道德的人。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成为感动他人的人,而不仅仅是一次次被感动。

加强道德建设,需要群众广泛参与。道德既表现为社会公德,又体现为公民个人道德。道德建设人人可为、时时可为、处处可为、事事可为。每个公民都负有道德建设的责任,都是道德建设的主体。道德建设,需要全民共建共享。一个重要的着力点,就是要动员、引导群众广泛参与、自觉实践,共同打造道德高地。

中国人自古视道德为人生第一要务,认为具备了起码的道德修养,才无愧于“人”之称号。而一个时代没有道德就没有灵魂,特别是在这样一个处于经济发展、快速融入全球的转型时代,道德更应自觉地成为社会的良心,成为时代的守护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取得长足的进步,社会思想道德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人民群众展示出良好的精神面貌。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社会意识多元、多样、多变,道德文化、价值观问题日渐突出,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理想信念淡漠、拜金主义、以权谋私、见利忘义等道德问题仍然存在,“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等案例不断冲击着社会的道德底线、拷问着人们的道德良知,因此加强道德建设需要每个人从自身做起。当下,有的人对不道德现象有痛恶之言,也有行善助人之心,但常常瞻前顾后、逡巡不前;
有的人不懂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理,只想作壁上观、独享其成;
有的人则置社会道德于不顾,为了一己私利不惜损害社会和公众的利益。凡此种种,应当坚决摒弃。为官者,只有清正为民,才能赢得信任、造福一方;
为人师表者,只有言传身教,才能受人尊敬、琢玉成器;
经商者,只有诚信经营,才能赢得市场、长远发展。只要全社会都懂讲公德了,只要人人都学会修身自律,躬行实践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才能真正实现。

加强道德建设,需要遵循道德建设规律。道德建设是一项必须常抓不懈的工程,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建设的工程,也是一个能够使我们永久受益的工程。道德建设,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只有持之以恒,持久为功,方能收到实效,方能形成知荣辱、讲道德、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坚持科学发展观,真正意义上做到以人为本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集中力量发展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兴旺发达的物质基础,也是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长治久安的物质基础。同时,历史又告诫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是"单打一"发展。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愚昧更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四位一体”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文化建设与经济、政治建设相比具有特殊性和独立性,是人的思想精神领域的建设,是一项洗涤、净化和塑造灵魂的基础性工程。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出发点、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文化权益。

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迈上了一个大台阶,特别是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我国进入了文化消费的快速增长阶段,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明显增长,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文化建设已经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这既给文化建设注入了新动力,开辟了新空间,也使文化建设面临着诸多新挑战、新课题。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多层次、多方面、多标准的特征愈来愈明显,热切期盼更多高品位、高质量、多姿多彩的优秀文化产品,渴望更加优质、更能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文化服务。

目前,我国东、中、西地区文化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在文化待遇水平、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上是不平等的,东部要好于中部,中部要好于西部;
在我国城乡之间,在享受文化权益上也存在不容忽视的差距,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化结构,导致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农村文化建设投入明显不足;
在城市不同群体之间也存在接受文化教育、享受文化待遇上的不平等性,尤其是农民工有的连基本的文化需求都得不到满足。这些问题,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对那些文化相对落后的地区制定规划,给予政策倾斜,尽快弥补地区之间的文化差距;
对农村要继续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把广播电视"村村通"、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工作,进一步落到实处;
在城市要针对不同普通人群,加快建设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兴建公益性文化设施,让文化阳光普照到每一个公民的身上。

我眼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这是很多国家都羡慕不来的,然而我们身为中国人,却任由着这种我们本应引以为傲的资本逐渐没落。越来越多的人崇洋媚外,反而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会去研究中国古代文化,他们觉得中国文化是一门很神奇的学科,里面有学不完的知识,而这些知识中国人却不屑去学,甚至会通过网络诋毁这些文化。我们认识的汉字越来越少,甚至学过的也已经在遗忘,因为我们过度依赖于现代科技,我们整天都在打字,而忽略了写字。我们闲暇时间读书越来越少,因为我们很多时候都在使用电子产品忙于各种消遣。我们崇尚国际流行品牌服饰,却没有发现这些服装的很多元素都是引用的中国古代服饰特点,也没有发现中国的唐装汉服穿在身上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我们走国际路线,建造一座又一座的玻璃大楼,从来无力欣赏我们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各种建筑是多么壮丽辉煌……我们走向国际化的同时已经失去了很多原本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所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弘扬传统文化,毕竟这是我们的资本。

道德文明的建设虽不是一朝一夕的,但是我们必须要从自身抓起。中国人口基数大已经决定了道德文明建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中国人不是没有讲道德的,外国人也不竟全是懂得道德文明的。很多公共场合,可以发现很多中国的小学生是很懂得道德文明规范的,而且他们的一言一行会带动身边的家人,所以中国道德教育的基础方式是对的,懂得从娃娃抓起。以前教育的失败以及法律的不健全,导致了很多道德的败坏,但是你要相信,中国道德文明的建设是在往好的方向前进的。

近些年,可见中国发展之迅速,迅速的都有些畸形了,根本就没有遵从科学发展观,更不要说是以人为本了,所有的发展好像都是为了一个目的——GDP。植被的砍伐、污气的排放、无数高楼的建筑已经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空气质量的下降,近些年不断出现的地震洪灾,很多地方出现的工厂爆炸都是对不适当发展提出的反抗。所以,发展必须科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必须做到以人为本。

总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通过努力,使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提高,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读书心得篇3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在理论体系上,主要体现为继承与开放、创新相结合,民族性与时代性及实践性相统一;在制度安排上,主要体现在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协调,正式制度安排与非正式制度安排有机统一;在实践上,主要体现在目标的坚定性与手段的灵活性、过程的渐进性相适应。

关键词: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辩证统一,深入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和理论上的中国特色,有助于人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助于人们在实践中自觉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一、从理论体系上看,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立足于中国实际,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了科学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理论渊源的承续特色

  从理论渊源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表现出承续性特征。这首先表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脉相承。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其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理论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从根本上看,是坚持和运用上述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必然结果。

  其次,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一次理论飞跃的成果,无疑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在中国科学运用的理论结晶。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理论成果,为后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和现实启迪,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直接理论来源。

  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有机统一体。其三个组成部分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在新时期,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立于中国实际,围绕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这一理论主题,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和系统化的结果,体现出鲜明的相承性特征。

  第二,理论品格的创新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基础上,又充分体现出创新的特征。

  邓小平以超人的胆识和巨大的理论勇气,针对“两个凡是”的束缚,在坚持毛泽东所倡导的“实事求是”的同时,特别强调“解放思想”的极端重要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并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等相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比较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阐明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改革发展稳定、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基本经验,形成了比较完备系统的理论形态,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和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理论,并就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和谐世界建设、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问题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性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系到中国现实和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从而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则,又大力推进理论创新。

  第三,理论风格

  

的民族特色

  “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优秀历史文化有机融合的产物,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

  这种民族性首先表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前提下,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中汲取理论资源。例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总体的形式融会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渗透着民族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诸如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其次,表现在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加以创新,提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理论概括。邓小平理论对传统文化中“藏富于民”的思想加以运用和发展而做出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传统文化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与时俱进思想加以运用和发展而做出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论断;科学发展观对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加以运用和发展而得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论,都是既源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高于上述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创造,更好地做到了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最后,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中华民族的形式,具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第四,理论体系的开放特色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 2 ] 。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这个提法实际上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放性特色。

  这一特色主要表现在,从理论自身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这不仅体现于它是在借鉴与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近现代文明精华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与我国的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结果,而且体现在这一思想体系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入着蕴涵有实践和时代精华的要素。

  一方面,这个理论体系是在以往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所创立的毛泽东思想,从理论上提出并初步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一系列新矛盾、新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财富。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实践条件下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得这一理论继续丰富和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肩负起既坚持这个理论、又顺应客观实际的变化创新发展这个理论的历史责任,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将这一理论继续推向前进,体现了这一理论日益发展和丰富的内在规定性。

  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将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二、从制度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民主政治制度大异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基于中国国情自主探索的结果。相对于社会主义的传统模式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经济体制上,与苏联模式的高度集权的行政性计划经济体制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资源配置上由市场机制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就是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市场经济结合在一起,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把运用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的功能同社会主义保证社会公平、促进共同富裕的目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内在统一。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立了独特的所有制结构。在不断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前提下,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再次,在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方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突破了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只能是按劳分配的传统观念,确立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新观念。 

  第二,在政治体制上,与苏联模式高度集权和集中的政治体制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治。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人民民主专政,体现了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一,突出了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护人民的利益,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统一和稳定的职能。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我国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正确有效的政党制度,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和优点。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统一,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

  第三,在文化体制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采取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前提下保证文化多样性发展的体制。

  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文化发展多样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思想文化方面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治国的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反对和抵制指导思想的多元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思想文化发展中必须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在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的同时,要发展多样化的文化。人民的文化需要具有广泛性、多样性的特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性文化需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立足点、着眼点。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多样性文化,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繁荣文化艺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三、从实践上看,找到了一条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领导人民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活动及其成果的总称。这一实践始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征,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形态的总体概括和外在表征。

  在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顺应人类社会发展潮流、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的发展格局。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伴随冷战结束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中国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另一方面,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这种变化及其引发的新的阶段性特征,逐步改变了中国社会主义的整体发展格局。

  一是适时启动和加快对外开放进程,改变了过去的封闭发展格局,经济社会发展乃至整个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对外开放、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全新格局。二是改变了过去平均主义的分配格局,让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和先发展起来,形成了差异化、差序化的发展格局,整个社会的发展建立在分工、协作、竞争、专业化和社会化的基础之上,社会主义的发展因此建立在竞争和效率的基础之上。三是改变了过去经济部门和社会部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不分的格局,适时推动社会部门与公共部门的建设,整个社会开始呈现出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分野、经济领域效率提高、社会领域迅速发展并开始承担社会整合和维护社会公平职能的局面。四是逐渐从外延式、粗放式发展向内涵式、集约式发展转变,经济发展开始更多地依赖于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依托,结合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历程,我们就能清晰地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征。

  第一,科学性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历程是一个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过程,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具有浓郁的科学性,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实践特征。

  首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本身是科学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及由此而来的立场、观点、方法和科学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我党始终坚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就是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价值取向,从根本上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

  其次,立足现实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科学性特征的重要标志。邓小平认为,“真正的马克思列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 3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现

  

  

实条件,邓小平有过精辟的论述:“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 4 ]建立在这一科学的认识基础上,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和经济建设中心论,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置于一个现实的基础上,明确了奋斗的方向和任务,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得到了升华。

  再次,在发展步骤和发展规划方面,坚决纠正了战略目标超越历史阶段的急性病和战略措施不按经济规律办事的政治化的失误,坚持战略目标的现实可能性与战略措施的可行性的统一。邓小平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参照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实现现代化的经验,精心设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战略目标以及实现战略目标的战略步骤。提出用100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中等发达国家的战略目标。为了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邓小平提出了循序渐进的“三步走”的战略步骤。实践证明,这是完全正确的。

  第二,开放性特征

  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科学性决定了它也必然是开放性的,开放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实践特征。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融入世界发展中的,本身已成为世界的一部分,它既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部分,也是世界发展的一部分。

  其次,从内容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十分注重对各国经验、模式、手段的借鉴与吸收。在分清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实现手段基础上,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闭关自守、故步自封是愚蠢的。”[ 5 ]

  第三,渐进性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是在探索和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中得以前进的,它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渐进性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历史性表征的概括。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循序渐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一个逐渐加深对“三大规律”认识的过程,是一个在摸索中前进、巩固中提高的过程,具有内在的逻辑发展理路。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我们现在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问题,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 6 ]这实际上就是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循序渐进性的深刻理解。

  再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循序渐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过程,既有量的变化,也有质的飞跃,既有形式的改变,也有内容的更新。

  第四,全面性特征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人的全面发展,一定意义上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不断培育、完善和优化人的社会关系,客观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实施“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既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又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的具体的标志,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全面性的发展特征。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体布局,邓小平提出“两个文明都搞好了,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江泽民提出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而胡锦涛同志在上述基础上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结构。这一探索过程,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追求全面性特征的充分体现。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上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走自己的路。这条道路的基本轨迹就是从照搬“苏联模式”到走出“中国特色”。可见,只有真正弄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性,才能真正高举这面当代中国进步发展的旗帜。 

  参考文献:

  [ 1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1: 534.

  [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 ].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681.

  [ 3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 291.

  [ 4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 252.

  [ 5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 44.

  [ 6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 374

  论文在线:

  

:s://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读书心得篇4

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作者:未尘
来源:军队党的生活ISSN:1674-1528年:2008卷:000期:006页码:P.28-28页数:1中图分类:E正文语种:CHI
摘要:党的十二大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此后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都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表述。2002年10月.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直接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号召"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事业"。2007年10月,党的

推荐访问:

版权所有:聚席文档网 2017-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聚席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聚席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7057996号-1